圖說空港:防護服里的暑運
就在剛剛!南京市氣象臺發布今年首個高溫橙色預警,最高氣溫將升至37℃以上!
告別梅雨季的悶熱,又迎高溫季的酷熱。對于奮戰在暑運一線崗位的南京祿口機場人來說,高溫之于他們,早已習以為常。
今年的暑運,和往年有些不一樣……在省市聯防聯控保障機制下,南京機場國際航班陸續復航。
暑運高峰VS疫情防控常態化,高溫酷暑VS外防輸入.
穿上防護服,戴上護目鏡、口罩、手套、鞋套……通常一次保障任務下來,額頭的汗珠順著臉上勒痕不斷滑落,膠手套里的雙手被汗水浸得又白又皺……
機場官微本期推出戰高溫系列一,防護服里的暑運。
不同的“烤”驗,不變的堅守。
機艙狹小悶熱
站直都很困難
全貨機操作員
凌晨兩點,華航全貨機剛剛落地南京機場。裝卸隊隊長甘方進戴著口罩護目鏡,著一身防護服,往機艙里一站就已經全身濕透。如果遇到機艙滾輪故障,五六噸甚至近十噸重的集裝板,需要人工推到固定位置上,幾人肩扛手推,近一個小時完成主艙卸貨。隨即轉戰更艱難的環境——飛機散艙,沒有空調,機艙狹小,密不透風,站直都很困難,幾個壯漢卻要穿著防護服貓腰進行搬運。
“苦是肯定苦的,但能多保障一些防疫物資,還是挺驕傲的。”被問到苦不苦的小甘靦腆說道。
連鞋套里
都能倒出一串汗水……
旅客大巴轉運保障駕駛員
地面交通運行管理部旅客大巴駕駛員楊勇接到國際航班旅客轉運保障任務,再次“全副武裝”上陣了。最難受的不是悶熱難當,汗流浹背,而是在幫助旅客擺放完行李后,渾身炙熱地從室外進入空調車廂內一冷一熱的體感反差。護目鏡中迅速凝結霧氣,模糊了視線,這種情況下,楊師傅都要坐在駕駛位上幾分鐘,等水汽都蒸發了才啟動車輛上路,確保旅客安全是他們堅守的第一準則。
一趟轉運任務基本要3—4個小時,顧不得濕透的衣衫,楊勇完成任務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做好整個車廂和座位的消殺,確保旅客乘車環境安全。
熱浪滾滾“站”高溫
安檢監護員
作為飛機的貼身守護者,安檢監護員主要負責對所有上下機旅客及工作人員的查驗、管控,是空防安全的最后一道關口。“別說機坪上熱,有時候我真想測測防護服里面的溫度”,監護員毛玉濤隔著護目鏡笑著說。由于國際客、貨航班保障較長,且涉及防疫要求更高,監護員們往往一崗最少也要兩小時。防護服沒有口袋,小毛要關注調度不時傳來的指令,這一崗下來,一直單手舉著對講機放在耳邊,胳膊酸疼酸疼。
常態化防控絲毫不懈怠
醫護人員
航站樓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面對依舊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應急救援部醫護人員們為1號、2號航站樓的旅客細致進行檢測體溫、處置發熱人員、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等工作。每天在口罩和防護服的裝備下堅持工作近10個小時以上已成為常態。面對絡繹不絕的人流,他們必須緊盯電腦屏幕,一旦發現旅客溫度異常,立即進行體溫復測,認真做好應急處置,堅決守牢疫情防控安全關口。
暑運高峰
+
疫情防控
常態化
南京機場溫馨提醒
01
暑期出游旺季來臨,提醒有出行計劃的旅客,需留足時間前往機場辦理相關手續,南京機場1號、2號航站樓現同時運營,請留意不要走錯航站樓,切勿“掐點”趕飛機耽誤行程,有問題可隨時撥打咨詢機場客服電話025-96066。
02
請全程佩戴口罩,可根據需要佩戴護目鏡,更好地避免在未知情況下與病毒攜帶者接觸而感染。
03
疫情期間,旅客乘機前須線上填報“健康申明”進行排查,并提前了解目的地相關防控措施。
04
旅客攜帶的免洗洗手液、酒精、酒精棉球等防疫物品,酒精的體積百分比含量≥70%,不能托運,也不能手提或隨身攜帶,提醒已攜帶以上物品的旅客需提前處理。水銀溫度計限量攜帶一支,并存放于保護包裝內提前辦理托運手續,不可隨身攜帶。
05
根據民航局相應文件要求,旅客需在登機口使用手部清潔用品后,方可乘機,請理解并配合。
06
單獨出行需要幫助的特殊旅客可提前撥打025-96066進行服務預約,工作人員將在約定時間,在三樓落客平臺或地鐵站迎接旅客。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萬米高空一孕婦呼吸困難 她們暖心救助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