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平川:強化功能性平臺作用 努力建設國際航空樞紐
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是重要的服務性行業,在重慶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的進程中,民航作為重要組成部分,在交通各領域最具國際比較優勢,在打造全方位、立體化的國際綜合交通大格局中將發揮先導作用。
重慶機場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譚平川表示:“將發揮民航優勢,強化功能性平臺作用,加快民航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國際航線網絡布局,打造無縫銜接的綜合交通體系,努力建設國際航空樞紐,為重慶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貢獻民航力量。”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不斷增強輻射力
重慶民航正在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用實際行動推動成渝機場群建設,不斷提高輻射力。
目前,重慶已形成以“江北國際機場為龍頭,黔江機場、巫山機場、萬州機場、武隆機場為支線”的干支結合的機場格局。除武隆機場還在建設外,其余四個機場2019年旅客吞吐量總和超過了4600萬人次。
當前,重慶民航正在加快建設和有序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新建武隆機場項目預計年內建成并具備通航條件。黔江機場改擴建項目預計年內完成主體工程。江北機場T3B和第四跑道項目建設正在加緊預可研批復工作,今年年內將開工建設。“屆時,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將形成4條跑道、4座航站樓布局,運行保障能力和航空輻射能力將進一步加強。”譚平川說。
重慶第二機場選址工作也在有序展開。“重慶機場在配合市政府選址過程中,將站在實際使用及發展角度提出更多專業、務實意見,推動選址工作盡快落地。”譚平川說。
優化國際航線布局 不斷提升集散功能
交通關系民生,服務億萬群眾。
為滿足人民群眾享受航空服務的美好生活需要,近年來,重慶機場圍繞打造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優化國際航線網絡布局,不斷提升重慶機場樞紐集散功能。截至2020年4月底,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共開通國內外航線368條,通航城市216個。國際(地區)航線97條,直飛航線87條,通航城市74個,通航國家33個,其中客運79條,貨運18條。
圍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快布局國際航線。截至目前,已開通重慶至布達佩斯、莫斯科、羅馬、迪拜、多哈、奧克蘭、亞的斯亞貝巴、新加坡、德里、萬象等航線66條,通航城市49個,通航國家23個,其中客運57條,貨運9條。
打造國際航空樞紐,除了布局國際航線外,國內航線尤其是與主要干線機場航班密度、運輸效率也是一個重要指標。目前,重慶至北京、上海(浦東、虹橋)、廣州及深圳航班頻次,日均班次分別達28班/天、32班/天、24班/天、23班/天,航線頻次進一步織密。
運輸效率方面,2019年,重慶機場國內航線平均客座率達85.7%,較2018年同期提升0.2個百分點。單架次旅客吞吐量達144.2人次/架次,較2018年同比增長1.7%。時刻資源也得到進一步補充。2019年,重慶機場航班配置參數調整為51架次。根據民航局2020年夏航季航班計劃表,重慶機場日均計劃起降飛機約為900架次/天。
“未來,重慶機場將繼續優化航線網絡、提升航線品質、推動時刻資源擴充及優化,增強重慶機場樞紐輻射力,為旅客提供更多出行目的地選擇機會,便利旅客出行。”譚平川表示。
綜合交通無縫銜接 不斷提升旅客體驗感
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就是要在繼續保持大規模的大眾化、普惠式交通運輸需求的同時,滿足旅客的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出行需求,落腳點是建設人民滿意的交通。
“交通方式的效率、品質和經濟性,是旅客滿意度的重要指標。”譚平川表示,目前,重慶機場已成為“空、鐵、陸、軌”于一體的現代服務性交通樞紐綜合體,實現了旅客“家門到艙門”的交通無縫銜接,旅客的出行體驗感不斷提升。
位于T3航站樓前的重慶機場綜合交通樞紐,涵蓋了地下28米的城際鐵路,地下18米的地鐵,以及地下10米的停車場等。整個樞紐集鐵路、公路、輕軌、公交為一體,讓旅客實現航空、長途汽車、地鐵、城際鐵路間的“零距離”換乘。2019年,有約800萬來自周邊省市的旅客,通過便捷的交通實現了“重慶飛”,不僅方便了旅客,也提升了集散功能。
“未來,重慶機場將更加主動融入重慶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不斷豐富完善各類交通運輸方式集成、融合,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實施推出”空空、空陸、空鐵、空軌、空水“中轉聯運產品,讓旅客實實在在感受到便捷交通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譚平川說。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劉紹勇:反思華為“轉運門” 重要物資必須“國貨國運”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