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6項舉措提升國際航空貨運能力
4月2日,民航局舉行新聞發布會,運輸司副巡視員靳軍號介紹了民航提升國際航空貨運能力6項舉措。
按照3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決策部署,民航局高度重視,成立了促進航空物流業發展的工作領導小組,圍繞中國產業國際供應鏈的保通保運保供,認真謀劃、精準施策,進一步提升我國國際航空貨運運力,著力推進6項舉措:
一是持續降低國際航空貨運成本。近期民航局出臺了五方面十六條政策措施,包括免征民航發展基金,降低機場收費、空管收費和航空煤油進銷差價等等,積極推進降費減負;安排資金,對承運重大專項運輸任務的貨運航班和包機給予補貼。
二是簡化貨運航線航班審批。開放國際航班信息系統,實現了中外航空公司貨運航班申請的7*24小時實時在線審批,在提高效率的同時,進一步提升對企業的服務品質。3月份,共批復全貨運加班包機528班,是去年同期的4.47倍,接近2019年全年加班包機總量的1/4。
三是鼓勵客運航空公司使用客機執行全貨運航班,彌補當前的全貨機運力不足。在疫情防控期間,航空客運航班量大幅度遞減,客機腹艙貨運明顯下降,在此背景下,采取豁免航空公司此類運行的航權、時刻和預先飛行計劃許可審批,支持航空公司及時將閑置的客運航班運力用于提升國際貨運能力。3月29日,在大幅調減國際客運航班的當日,就批復了中外航司當周102班客改貨航班。
四是采用“點對點”貨運包機的形式,解決客運“減量”后通達性不足的問題。近期,支持郵政航空增加到日韓及周邊貨運包機80班,基本解決了前期反映比較突出的郵件快件積壓問題。
五是加強“運貿對接”,積極會同商務部建立外貿外資企業與航空運輸企業供需精準對接機制。按照“政府搭建平臺、企業商業化合作”原則,3月27日專門下發通知,要求國內各航司制定工作方案,組建專門團隊,指定專人對接,破解信息不對稱、供需不匹配難題,全力做好“穩外貿”、“穩外資”工作。
六是針對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運輸需求,民航局及時啟動重大航空運輸保障機制,以開通臨時航班或包機的形式,著力防范供應鏈“斷鏈”風險。
目前來看,上述措施初見成效,本周我國的國際貨運航班量達到1195班,已超過疫情發生之前的1014班,比疫情之前增長了17.85%。下一步,民航局將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以“優環境、補短板、調結構、強供給”為戰略導向,從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信息化水平、完善網絡布局、壯大市場主體等方面協同發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運輸保障。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民航局:首都機場國際航班調整后天津機場承接航班量最多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