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直擊:探訪成都天府國際機場
2016年5月27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正式開工建設。5年風風雨雨,這座嶄新的機場終于迎來開門迎客的日子。此前,記者打開四川航空官方售票App,看到6月27日成都—北京的航班信息中,天府機場飛首都機場的機票已經開售,一架航班號為3U8001的空客A350寬體客機,于當天11時10分起飛。
而在本月初天府機場正式投運前最后一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綜合演練中,記者有幸前往現場,跟隨模擬旅客進行了一次完整的乘機體驗,也提前感受到了這座現代化機場在眾多“黑科技”的加持下,為旅客帶來的方便、快捷。

“智能化”的出行充滿高級的便捷感
記者探訪天府機場時,最大的感受是滿滿的以人為本的“高大上”,在眾多“黑科技”設施的包圍下,整座機場顯得既時尚又現代。天府機場航站樓內有很多智能自助設備。一字排開的自助值機、自助行李托運設施給航站樓增添了許多科技感。不得不說,未來的民航出行,將從人工辦理值機手續逐漸過渡到自主辦理各項乘機手續,旅客只要手持一張身份證,就能逐一通過各個“關卡”。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分公司航站區管理中心副經理宋維民對記者說:“智慧安檢、人臉識別等智能自助設施設備不僅能幫助旅客快速通關,同時也提高了機場的服務水準。”在天府機場的安檢區域,記者看到了許多“閘機”設置在安檢口外。原來天府機場的預安檢和安檢兩個環節,已基本采用自助方式。
在預安檢的環節,旅客掃描身份證或登機牌,該系統就能夠識別旅客乘機信息有效性。如果旅客的行李需要開箱查驗,預安檢閘機會進行提示,旅客不用來回奔波,通過遠程行李檢查設備就可以遠程查看行李檢查過程,實時與安檢人員溝通確認。
在預安檢之后的正式安檢環節,天府機場采用了自助安檢。旅客通過雙門閘機,通過成熟的生物識別技術進行人證比對,保證了人證比對的準確性,并且提高了旅客安檢效率。在安檢通道上,天府機場采用了毫米波檢測門,旅客只需要站成“大”字形接受一次檢查,人工安檢環節更加有針對性,安檢效率大大提高。
通過安檢后,旅客可前往指定登機口進行自助登機,無需掃描證件,采用人臉便捷登機,單個登機口目前設置了多條閘機通道同時登機,高效便捷。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綜合演練
9種交通方式匯聚實現無縫交通換乘
在天府機場兩座航站樓之間,有一個巨大的T形建筑,這就是交通中心,它將機場專線、出租車、網約車、地鐵、高鐵、長途大巴、團隊大巴、個人捷運系統(PRT)、私家車9種交通方式高度復合及垂直疊合,實現了旅客空地無縫換乘。旅客無論通過何種方式來到天府機場,在交通中心都有各自不同的站臺和停車區域,交通秩序井然。
天府機場距離成都市區約55公里,對成都市民而言,選擇搭乘地鐵前往機場無疑是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從成都火車南站乘坐地鐵18號線出發,最快37分鐘就能抵達天府機場1號、2號航站樓站。旅客一出地鐵站,設置在交通中心內的自助行李托運系統就在眼前,旅客可以就近自助辦理國內乘機和托運行李手續,“空手”前往航站樓候機。
此外,天府機場交通中心將多種交通方式集中在一起,形成了完整的換乘樞紐,并通過連廊與1號、2號航站樓連接起來。到港旅客從航站樓到達層出口,通過交通中心南區連廊,可便捷換乘各種交通方式,步行距離都在500米以內。
記者在現場看到,交通中心內不僅有明顯的交通指引,同時還有電子顯示屏,能顯示出港航班時間、狀態,長途汽車發車時間、余票、票價,出租車站臺排隊人數及預計排隊時間,機場專線的路程時間、排隊時間等信息。即便是第一次到天府機場乘機出行的旅客,也能輕松快速實現各種交通轉換。
除了便捷的交通換乘方式,旅客來到天府機場,必然會被航站樓內的綠色、人文氣息所吸引。據了解,這座航站樓在修建過程中,全場100%執行了綠色建筑標準。航站樓、交通中心及工作區主要辦公建筑達到綠色建筑三星標準,全場綠色三星級建筑比例占85%。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天府機場在全球首家利用場內自然水體,打造出了綠色生態公園,為駐場單位及旅客提供舒適環境,同時實現海綿城市建設目標。同時,在航站樓內,旅客能看到許多具有濃郁四川特色的壁畫。記者采訪得知,天府機場在建設初期,就同步開展文創研究并引入文化創意專項設計,將蜀風雅韻充分融入機場的整體設計和建設中。而天府機場在空港大道兩側和高架路下面,也打造了機場中軸道路景觀,形成機場的空中景觀廊道,旅客在起飛或降落時,能在低空看到機場的地面景觀。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綜合演練
合理便捷的乘機流程給旅客更好的出行體驗
天府機場兩座航站樓以“手拉手”的構型設計,不僅外觀時尚,也能為旅客帶來更佳的出行體驗。與同等規模的機場相比,旅客在天府機場的步行距離非常短。兩座航站樓總機位數241個,近機位數97個,旅客通過安檢后最多10分鐘就可到達登機口。
天府機場航站樓在不同旅客到達流線上共設置有5個中轉區,不論是轉乘國際還是國內航班,不論是否需要提取行李,旅客都能夠在航站樓控制區內完成中轉手續辦理。辦理完中轉手續后,還可通過專用中轉通道及APM捷運系統前往相應候機區。APM捷運系統連接了1號、2號航站樓,只需要約2分鐘,旅客就可方便地在兩座航站樓之間進行轉換。這套無人駕駛的全自動旅客捷運系統就像人們熟悉的地鐵一樣,有屏幕顯示每一趟車的目的地和發車時間,避免旅客上錯車、走錯路。
宋維民向記者介紹:“天府機場2號航站樓采用國內進出港旅客混流模式,無托運中轉區設置在進出港旅客混流區域。國內中轉旅客到港以后,能非常快速地辦理中轉手續。”此外,國內進出港混流模式還能實現航站樓內資源利用最大化,樓內的服務設施能服務于全部進出港旅客,在為航站樓帶來更多商機的同時,減少了建筑整體投資。
天府機場作為未來的國際航空樞紐主樞紐,國際旅客的出行體驗尤為重要。天府機場通過信息共享的方式,實現海關、安檢聯合檢查,國際旅客只需通過一次檢查,提高了過檢效率。
為了迎接通航,天府機場在4月24日、5月9日、5月23日、6月5日先后舉行了四次大規模、全區域、全流程仿真演練,模擬旅客人數從3000余人次逐步增加到18000余人次,模擬航班量從35架次增加到139架次。其中,第二次綜合演練是夜間演練,第四次綜合演練是對標開航后第三航季航班量的壓力測試。此外,天府機場還在6月16日舉行了應急綜合演練。通過演練,天府機場的設施設備可靠性、作業流程合理性、工作人員熟練度和跨單位協同聯動能力得到了充分檢驗。(郝蒙)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空港關注:大鵬一日同風起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投運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