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民航改革開放40年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閉幕,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四十年彈指一揮間,今天,航空攝影師帶您走近中國民航的40年變遷,帶您了解為建設交通強國努力奮進的中國民航人,請觀賞:
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40年
習近平指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憑著一股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憑著一股滴水穿石的韌勁,成功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遇到過困難,我們遇到過挑戰,但我們不懈奮斗、與時俱進,用勤勞、勇敢、智慧書寫著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故事。
改革開放40年
航空攝影師
鏡頭里的中國民航
以上作品均來自張倫攝影
四十年
是一棵幼苗,長成參天大樹的時間;
四十年
是一個稚子,成為國家棟梁的時間;
四十年
是一個國家,完成輝煌蛻變的時間。
1981年麥道80飛機飛行員鐘山鼎駕駛飛機備起飛
2018年飛行員做起飛前檢查
陳松/攝
1986年三叉戟在機艙進行安全須知廣播
2018年空乘在機艙進行安全須知廣播
陳松/攝
1983年沈陽東塔機場三叉戟飛機上乘務長微笑迎接旅客登機
2018年南航乘務長踐行陽光南航服務準則
陳松/攝
1984年麥道80飛機上乘務員為旅客分發紅果飲料
2018年春秋航空乘務員客艙里踐行真情服務
陳松/攝
1987年東塔機場乘務員在麥道82飛機下培訓
2018年南航機組在飛機下合影
陳松/攝
1981年沈陽東塔機場公安在檢查旅客隨身行李
2018年安檢員在為旅客做安全檢查工作
陳松/攝
1982年機務人員正在檢修麥道80飛機
2018年機務員在檢查飛機發動機
陳松/攝
1988年沈陽機場消防演練
2018年機上消防演練
陳松/攝
清理候機樓玻璃 陳松/攝
四十年臥薪嘗膽
中華民族挺起了脊梁
四十年奮發圖強
中華兒女譜寫了詩章
四十年砥礪前行
神州大地豐收了碩果
四十年攜手并進
改革開放播下了希望
昔日南各莊城村一帶的集市、油坊、村莊
今日初具規模北京新機場。
陳北/攝
2003年鳥瞰首都T2航站樓 李穎/攝
2003年建設中的首都T2空管塔臺 李穎/攝
1991年11月開航時期的貴州省航空公司運七飛機與已有19架波音737--800型機隊的南航貴州航空有限公司飛行、空乘隊伍。 陳志軍/攝
1991年開航時期的貴州省航空公司第一批飛行人員
2018年南航貴州航空有限公司刻苦鉆研、技術高超的飛行機組
陳志軍/攝
2002年廣州白云國際機場 戴穗恩/攝
2004年廣州白云國際機場 戴穗恩/攝
2018年新廣州白云國際機場 戴穗恩/攝
1996年4月21日AN-24飛機退役 任春山/攝
1996年4月21日AN-24飛機退役 任春山/攝
1996年4月21日AN-24飛機退役 任春山/攝
1996年4月21日AN-24飛機退役 任春山/攝
四十年風云激蕩 舊貌換新顏
四十年間,在改革開放號角的催征下,勤勞的中華兒女,團結一心,艱苦奮斗,用熱血和奉獻,用拼搏和汗水,在神州大地織出了錦繡篇章。
2003年海口美蘭國際機場空管塔臺 趙曉兵/攝
2004年海航首航匈牙利走出國門 趙曉兵/攝
2004年海口美蘭機場二期工程建設 趙曉兵/攝
2005年中飛院新津分院學生上機飛行 趙曉兵/攝
2007年海口海航維修基地 趙曉兵/攝
2007年海航首架空客A330-200飛機抵達海口美蘭機場 趙曉兵/攝
2012年貴陽業務油庫組織開展油料泄露演習
冉菁婧/攝
2013年中國航油貴州分公司貴陽業務油庫發油棚
冉菁婧/攝
2018年中國航油加油員正在進行飛機加油作業
冉菁婧/攝
2018年中國航油加油員工作結束后填寫記錄
冉菁婧/攝
在最好的時代 做最好的我們
新思想照亮前路
新時代標注希望
新征程整裝出發
2013年西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區域管制室即將搬遷
張勇/攝
2013年西南空管局區管中心正式運行
張勇/攝
2017年耿馬導航臺保留民航老柜子
李方虹/攝
2015昆明長水機場轉場第三年 李方虹/攝
2018昆明長水機場轉場第六年 李方虹/攝
2013年消失的巫家壩 李方虹/攝
2012年建設中的長水塔臺 李方虹/攝
2018年昆明長水機場 李方虹/攝
1986年哈爾濱馬家溝機場的運5飛機
2018年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的空客飛機
劉航/攝
1990年的哈爾濱閆家崗機場
2018年的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更名)
劉航/攝
2009年黑龍江空管分局塔臺
2016年哈爾濱本場雷達站 劉航/攝
1990年的哈爾濱塔臺調度臺
2018年的哈爾濱塔臺管制席位 劉航/攝
1990年哈爾濱閆家崗機場
2017年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 劉航/攝
天道酬勤 日新月異
祖國壯美河山 肖林海/攝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把藍圖變為現實,將改革進行到底,需要每一位民航人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干好工作,為建設交通強國砥礪奮進。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從一次天氣變更的行程看空鐵樞紐服務的差距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