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機場:二期工程建筑規劃設計方案敲定

圖:煙臺機場二期工程
日前,中建西南院牽頭與上海民航新時代機場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凱達環球有限公司(Aedas) 三家單位組成聯合體,共同中標煙臺機場二期工程建筑規劃設計方案。此次煙臺機場二期項目是中建西南院在機場原創項目領域的又一力作,響應中建西南院區域化及專業化發展戰略,也是中建西南院繼青島新機場、濟寧機場和長沙機場在機場設計領域走出川渝的又一碩果。
此前,中建西南院已經先后完成了成都雙流機場T1、T2航站樓、重慶江北機場T3航站樓、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設計工作。
項目地址:山東煙臺
項目名稱:煙臺機場二期工程
飛行區指標:近期26C2E、遠期41C5E
機場規模:近期2030 年,航站樓面積20萬㎡;遠期2040 年,航站樓面積26萬㎡
建設背景
煙臺地處膠東半島,黃渤海之濱,因山而生,因海而興,是環渤海經濟圈內重要節點城市、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骨干城市。煙臺機場是煙臺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重大節點,是助力環渤海區域發展的引擎,是煙臺面向世界的標志性門戶與象征。
煙臺國際機場定位為國內干線機場, 現狀航站樓8萬平米,規劃滿足年旅客吞吐量800萬人次;本期擴建目標年為2030年,滿足全場年旅客吞吐量2300萬人次,新建T2航站樓20萬平米,并規劃建設一條近距跑道;遠期2040年,航站樓滾動發展,T2航站樓擴建至26萬平米,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400萬人次。
此次煙臺機場的加建,有利于滿足山東省、煙臺市和周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航空運輸快速增長的要求,必將讓山海之城煙臺展現出更加蓬勃開放的姿態。
整體造型

煙臺“因山而生,因海而興”,有著深厚的山海文化,航站樓設計取意“仙海圣景、云上靈山”,靈感來自有海上仙山之祖之稱的煙臺昆崳山。昆崳山高聳入云、氣勢壯麗,山的概念呼應著以海洋為主題的T1航站樓,“海的靈動活潑”與“山的雄渾大氣”巧妙融合,兩樓完美地演繹出煙臺獨特的山海文化,傳承最深層次的地域性文化內涵。
航站樓造型磅礴大氣,主屋面有如群山起伏連綿,瑰麗變幻。天窗如層層海浪,傾瀉自然光,照亮整個出發大廳、安檢區、及行李提取廳。空側港灣呈現煙臺海岸蜿蜒的形態,與主屋面相互映照。指廊沿主流線設置平天窗,天光為旅客提供空間導向。
設計亮點

港灣式布局,靈活高效、資源集約
綜合評估多種航站樓遠期發展模式,基于總體規劃近期首先擴建近距跑道,遠期預留發展遠距跑道的原則,推薦主樓平行于現有跑道、雙港灣格局的航站樓構型。與其他方案相比,突出以下優勢:
- 主樓形象整體性強,氣勢恢宏。
- 港灣平行于跑道及平滑,系統運行和調配高效,避免資源重復配置。
- 遠期發展靈活,關鍵決策點后置。
- 旅客和車輛流程清晰,中轉流程便捷,陸側設施集約,節約土方。
- 室內空間開闊,利于打造集中商業區。

整體協調、靈活調配
航站樓布局充分應對機場國內、國際發展具有較大不確定性的特點,港灣針對國內、國際不同的需求區別設置,并實現國內國際部分機位、安檢通道、行李提取轉盤可靈活調配;利用組合機位,適應煙臺機場窄體機較多的特點,增加近機位的利用率,提高機隊運行靈活性。

功能優先,流程便捷
設置轉換機位候機區,打造便捷的國際快線,為機場和航空公司運營提供多樣化選擇,并將聯程航班和非聯程集約設置,節約人力資源和機場設施。交通換乘中心靠近新建航站樓布置,并與迎賓廳平層連接,實現零換乘,為煙臺機場爭取鐵路、公路輻射圈內的旅客提供最優換乘條件。

綠色節能,以人為本
航站樓為旅客提供了簡潔通暢的流程設計、合理的步行距離、布局靈活的商業設施和完善的公共服務配套;同時為旅客停留時間較長的安檢區、行李提取廳提供自然采光,舒緩旅客在這些區域等待的焦慮心情;航站樓內景觀中庭,充分適應煙臺過渡季節長的特點,增加自然通風和采光,提供舒適宜人的室內外環境,充分優化室內空間,成為航站樓可以呼吸的“綠肺”;航站樓內設置出租車、大巴車等候排隊區,換乘中心為私家車、網約車提供室內的等候區,方便冬季旅客等候;過夜用房布置在距離一、二號航站樓最近的位置,酒店整合t1/t2連廊、步行商業街、會議中心、商要貴賓樓等多種功能,旅客可從酒店經快速安檢直接前往候機區,為煙臺機場提供多元化的服務平臺。
海上仙山,醉美煙臺
煙臺山水相依,落霞翔鷗,T2航站樓取意“海上仙山”,與T1航站樓的“浪涌白沙”遙相呼應,完美演繹出煙臺獨特的山海文化。

航站樓主屋面在自然環境中連綿起伏,如云蒸霞蔚中的仙山,輕盈飄逸;天窗傾斜入自然光線,如波光瀲滟、層層海浪,為大跨度空間增添了靈動感。空側港灣呈現煙臺海岸蜿蜒的形態,與主屋面相互映照。指廊沿主流線設置平天窗,天光為旅客提供空間導向。
此次煙臺機場二期工程,有利于滿足山東省、煙臺市和周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航空運輸快速增長的要求。煙臺機場T2航站樓必將成為一個高效便捷、綠色智慧的機場,將承載著這座城市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向世界旅客展現煙臺獨有的山海文化氣質及城市品格,締造獨具魅力的城市名片。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北京新機場預留旅客捷運及行李通道主體施工完成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