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機場集團董事長李德潤:現代企業不懼發展瓶頸
上周上海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8000萬人次大關,上海成為全球第7個達到這一數量級的城市。突破8000萬以后怎么辦?上海機場集團董事長李德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今后上海機場的發展將從高速增長向低速增長轉變,對企業服務水平和管理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一定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國企改革會議精神,不懼發展瓶頸、不怕外部競爭,為上海機場的再次騰飛奮斗。”
“20條”明確指出,要以市場為導向,培育一批國內領先、具有國際競爭力、能夠支撐和引領上海產業升級發展、有利于上海“四個中心”建設的企業。
李德潤說,上海機場集團的經營績效在全國機場中是數一數二的,突破8000萬旅客吞吐量也使上�?缛胧澜缜捌叩男辛�,但應該更清醒地看到,一方面高速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了,1999年至2010年每年旅客吞吐量呈兩位數的增長,而到了2011年后,增長速度明顯放緩,“今后每增長100萬人次,付出的代價將會更大。”同時,機場發展還面臨著空域緊張、時刻不足等客觀瓶頸;另一方面,與世界先進機場相比,上海兩大機場也存在著中轉流程不盡合理、地面代理各航空公司“各管一攤”等差距。
上海兩大機場要成為國內領先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航空樞紐,除了繼續加大硬件設施的投資和建設外,更重要的是軟件升級、服務優化。李德潤告訴記者,目前東航已成功獲得海關總署的許可,浦東機場已正式開展“通程航班”的試點,成為國內“通程航班”項目開通航點最多、旅客運輸量最大的樞紐,“下一步客運的發展,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中轉量的增加,這也是國際先進航空樞紐的共同做法。”
貨運方面,也要創新發展。今年11月21日DHL率先在浦東機場開展國際中轉集拼業務,實現了貨機進港2小時內完成國際航空快件的整板箱集拼,開創國內此項業務之先河。
“20條”也明確要求,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方向,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形成市場化選人用人和激勵約束機制,打造一支善于創新、勇于開拓、市場化、職業化的企業經營者隊伍。
李德潤說,《機場集團發展戰略》明確提出未來20年,要建設最具吸引力的亞太核心航空樞紐,打造卓越的世界級機場運營機構,成為最具價值的機場企業集團,走“做強主業,做精輔業”的專業化發展之路。“正因為此,我們要引進先進管理人才和管理經驗,目前虹橋機場和香港機場合資成立的上海滬港機場管理公司,管理虹橋機場兩個航站樓、虹橋綜合交通樞紐東交通中心與旅客流程相關區域,以及航站樓商業零售業務,效果顯著。”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專訪韓國真航空總經理馬元
- 下一篇:史樂山:國泰航空巨資訂購新飛機彰顯未來發展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