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全國政協委員、西部機場集團董事長何喜奎
自2013年9月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提出以來,積極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已經成為沿線各省份及城市努力的方向。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起點,陜西省在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偉大戰略構想的光輝照耀下,也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作為來自陜西的全國政協委員,西部機場集團董事長何喜奎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帶來了《關于加快建設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門戶樞紐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提案》,欲為陜西省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再添一把柴。
何喜奎表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是改變西部地區特別是西北地區對外開放格局、促進我國東西部協調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其中,交通互聯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和前提。“由此可見,建設中西部門戶航空樞紐,對于加速實現交通互聯、支撐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何喜奎說。
那么,中西部門戶航空樞紐應該建在哪兒呢?在何喜奎看來,西安咸陽機場最合適。一方面,在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進程中,陜西省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原因有三:一是陜西省經濟總量位居西北五省之首,特別是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在產業結構方面存在互補性,經濟貿易合作發展空間廣闊;二是陜西省位于歐亞大陸橋(中國段)核心區域,是我國民航、鐵路、公路系統的重要樞紐,有利于形成向西開放的大通道;三是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的不斷深化,2009年6月國務院批準《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著力打造西安國際化大都市、西咸新區空港新城正在建設國家級航空城實驗區、陜西省經濟社會發展進入快速上升通道。這些都為陜西省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提供了發展基礎。
另一方面,陜西省省會西安既是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也是西部大通道和歐亞大通道的重要交會點。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是國家民航局規劃建設的中國八大區域性航空樞紐之一,以民航快速高效的運輸優勢,承擔著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航空樞紐功能。特別是近年來,西安咸陽機場航空業務持續高速增長,2014年旅客吞吐量接近3000萬人次,近5年平均增速位居國內十大機場第2,近3年國際業務量增長保持在40%以上,基本形成了“周邊成網、港韓加密、連通歐美”的國際航線布局。“內外聚集的優勢,為加快建設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門戶樞紐、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創造了良好條件。”何喜奎說。
基于此,何喜奎建議國家從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促進東西部地區民航協調發展的角度出發,將西安咸陽機場由現在的“區域性航空樞紐”升級為“向西開放門戶樞紐”,并給予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使西安咸陽機場成為內陸“東聯西出”的新門戶。
在此基礎上,何喜奎還建議國家統籌考慮向西開放戰略和陜西省“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定位,加大對西安咸陽機場總規修編工作的指導力度,增加運輸目標容量,增強核心設施功能,支持機場未來發展布局,進一步調整西安咸陽機場的總體規劃。
“加快西安咸陽機場國際業務發展也是必須要做的。”何喜奎說,他建議國家將西安列為絲綢之路航空發展試點城市,在國際航權開放、空域優化、機場時刻擴容等方面支持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發展,同時引導和鼓勵國內外航空公司開通西安至絲綢之路沿線城市航線,形成“絲路連接、亞歐貫通”的國際航線網絡,使西安咸陽機場成為絲綢之路空中通道的核心樞紐。
除此之外,為加快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何喜奎認為,還應進一步完善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硬件設施。“我建議國家將西安咸陽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列為民航局‘十三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加大支持力度,提高機場服務保障水平。”何喜奎如是說。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