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公司原總裁劉子靜
“2014年,廣州白云機場的客運吞吐量增長率僅為4.4%。4.4%是國內大型機場中增幅最低的數值,急需推進空域資源釋放。”這是在政協小組討論會前,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公司原總裁劉子靜給記者看的《關于努力推進空域資源釋放,加快白云機場建設的提案》摘錄。
劉子靜介紹,作為全國三大樞紐機場之一的廣州白云機場,曾以5000萬人次年旅客吞吐量排名全國第二。近年來,為進一步加快推進國際樞紐建設,白云機場非常注重硬件設施建設。比如,今年2月5日正式投入使用的第三跑道,給樞紐建設注入了新動力�?墒牵艿澜ǔ珊箅y以發揮預期作用,利用率很低,究其原因是空域資源少,運行不順暢。
一邊是空域資源的緊張,一邊則是各航空公司希望每天增加300多個航班的迫切愿望。劉子靜舉了個例子說:“前幾天,吉祥航空提出航班飛到哈爾濱后,需要停5個小時才能返回白云機場。其實就是因為白云機場流量太大了,進不來啊!時刻資源緊張問題已阻礙了機場運營效率的提高,影響樞紐機場基本功能的發揮,對帶動廣東經濟發展、活躍空港經濟有嚴重影響。”
白云機場時刻資源緊缺的主要原因,包括珠三角機場密集、航班量大。對此,劉子靜提出了幾點建議。一是探索空域管理體制改革,協調解決珠三角的空域緊張問題。二是通過新辟英德西側進高場航線,增加白云機場進出流量,調整軍用機場訓練高度為900米,以緩解決空域緊張的壓力,充分發揮白云機場第三跑道的作用。三是充分發揮軍民協調機制作用,創造良好的空域條件。
《加快韶關機場建設,助推當地旅游發展》則是劉子靜的另一個提案。他告訴記者,韶關是粵東的旅游中心,丹霞山和南華寺更是知名的旅游景點。但目前,韶關的旅游交通工具主要依靠公路和鐵路,游客主要是臨近省、市縣的人員,外省以及國外游客較少。由于沒有空中運輸,民用航空在韶關仍是一片空白。“現代化立體交通網絡‘三缺一’,阻礙并制約了當地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價值的提升”。劉子靜認為,韶關應多參考九寨溝、張家界等地旅游助推經濟發展的成功案例,加速籌備韶關機場建設,為地區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