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國航空運輸協會通用航空分會總干事 王霞
IFLY:請與我們分享一下您對2014年中國通用航空市場以及商務航空市場發展的評價與感受。2015年,您有怎樣的期待?
王霞:我將2014年整個通航市場發展概括為:在期待中嘗試、在熱望中思考及在實踐中探索。對于2015年,隨著國家政策的不斷出臺,通用航空市場發展還會穩中有進,而一些具體政策的出臺,也有望引起市場發展的高潮,如今年上半年,空管委出臺一些實施細則。但也應該看到,中國通用航空發展仍處在初級階段,還面臨著很多困難。
IFLY:通航分會在2014年成立了公務航空專業委員會,組建該專業委員會的目的是什么?
王霞:2014年,航協通航分會在成立公務航空專業委員會之外,還成立了農林航空專業委員會和工業航空專業委員會,今后可能還會成立制造專業委員會和無人機專業委員會等。我們希望通過成立這樣的專業委員會,更集中、更有針對性地去為會員單位解決問題。
IFLY:在我國大力推進通用航空市場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如何對待商務航空的發展?
王霞:我認為,商務航空是通用航空領域中高端的交通工具,在整個民用航空中也承擔著重要角色,是對民航旅客運輸的重要補充,更能體現出航空的效率。如果將商務航空在通用航空中的位置定位好,商務航空將實現與通用航空的同步發展,并且擁有很好的發展空間�,F有市場中有一些商務航空企業已經轉向通航領域的部分業務,這也是很好的轉變。相信隨著人們在發展觀念上的更多轉變,商務航空一定會隨著通用航空市場的發展,很好地發展起來。
IFLY:過去一年,通航分會針對通用航空及商務航空市場的發展,與民航局、地方政府等機構進行了哪些方面的溝通與合作?
王霞:民航局簡政放權,將一些審批權限逐漸下放至地方管理局,地方管理局由于人員少、任務重,面臨著很大的壓力。協會正在嘗試加強與各管理局通航處的溝通合作,想承擔政府部分工作,如企業前期申請的指導咨詢工作等。同時,協會希望幫助政府利用現代化手段建立現代化的監管制度,提高政府辦公效率。協會通過與民航華北局合作,用三四年的時間已經建立起一套通航監管系統,華北局利用此系統完全實現了網上辦公,如年審、報批等,這減輕了政府和企業雙方的工作負荷。目前,該系統已經通過鑒定,準備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針對通航飛行安全的緊張形勢,協會也在加強與有關方面的合作,研究如何加強安全監管,我們共同研制了小型航空器跟蹤系統。2015年,協會將針對全國通航機場的建設,與地方管理局合作,理順轄區內機場的建設程度,建立標準,爭取摸索出一套更貼近通航的建設規則。另外,協會也會幫助管理局加強標準建設和培訓。
IFLY:您如何看待中國商務航空市場的從業者以及大眾近年來對于商務航空消費觀念的變化?
王霞:我認為從業者的觀念在發生扭轉,如一些商務航空的業務正在向短途客貨運、航空醫療救援等方面拓展。另外,使用的機型也在發生變化,不局限于大型遠程公務機。對于社會大眾,通過近幾年的宣傳,他們對于公務機的認識也在轉變,不再認為是奢侈品,開始承認它的商業用途。
IFLY:您認為,通航運營商對于政府層面政策法規的訴求在過去幾年中有何變化?
王霞:近年來,通航運營商對國家政策的期待更加理智、更有系統性,在以下幾點達成了共識:一是政策出臺,針對性要強。針對整個民用航空的政策,很容易傾向于民用航空;二是希望有指導性、扶持性的政策出臺,并不一定僅僅要政府給予資金方面的支持,要能使企業自身持續健康發展的政策;三是希望出臺一些標準性的政策,加強標準建設,使我們有章可循,有據可查;四是希望政府出臺一些指導性的政策,幫助企業加強行業自律。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