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斯·米倫伯格:波音在中國不僅是賣飛機
波音公司總裁兼首席運營官丹尼斯·米倫伯格
在過去的2014年,波音公司在全球斬獲了價值2327億美元的1432架飛機訂單,這意味著它打破了七年來最高的銷售紀錄。其中,中國的作用不可小覷,數據顯示,波音來自中國市場的飛機訂單超過了400架,占全球市場份額30%左右。
從全球范圍內來看,波音價值908億美元的航空航天業務一直讓它穩居飛機制造商的龍頭位置,但在中國市場,空客的機隊逐漸得以占據半壁江山。
鑒于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波音對于中國市場如何定位?針對這個蓬勃發展的民航市場,波音又是如何平衡短期銷售與長期關系?對此,《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了波音公司總裁兼首席運營官丹尼斯·米倫伯格(Dennis Muilenburg)。
《中國經營報》:眾所周知,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市場一直是最具發展潛力的民航市場,無論是波音還是空客都十分重視它的表現,那么波音如何評價自己在中國市場的定位?波音在戰略與資源上如何支持這一市場?
丹尼斯·米倫伯格:波音公司對自己的定位是能夠在為中國民航容量的提升以及基礎設施的建設上做長期的貢獻。首先,這意味著為中國的航空公司提供最高效、優質的飛機產品,但波音不僅僅是賣飛機這么簡單,我們宏觀目標是支持中國建設面向未來的民航容量和民航基礎設施,同時為中國的空中交通管理體系注入更多的安全和效率。
此外,我們還致力于不斷加深與拓寬我們在中國的供應鏈的建設,目前波音在中國的各項合作包括零部件和組件的采購、技術與研發、培訓與服務、獨資及合資企業運營等,每年波音在中國的總投入已達到8億至10億美元。
此外,我們是中國航空制造業的最大買家。大約8000架飛行在世界各地的波音飛機上安裝了中國制造的零部件和組件。
《中國經營報》:行業內一直有這樣的看法:在波音經歷了787飛機項目、空客經歷了A350項目之后,航空制造業在一定時期內不會再啟動新機型的研發,而是著力于現有機型的升級與改進。你是否認可這種觀點?在這個基礎上,未來對于中國市場最有吸引力的波音飛機將是哪些?
丹尼斯·米倫伯格:我認為這樣一種趨勢正是現在航空制造業在專注的一種趨勢,而且在未來幾年還會延續。誠然,波音仍然有著為客戶提供飛機能力突破的需求,但是我們希望通過漸進的改變來提供需求,以便波音得以很好地管控風險。
現在整個中國市場對于波音整體的產品都有很多很濃厚的興趣,新一代737和737MAX有著大量的成長空間,毫無疑問,這兩款機型將是未來在中國最大的賣點所在。與此同時,中國市場對于雙通道飛機諸如787、777、747以及747貨機的興趣也在不斷增加。
中國市場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市場,僅去年我們收到的數據稱中國的航空旅行數量已經接近4億人次,并且相關數據預計在未來20年里,航空旅行人數將會呈現4倍的增長。我們預計在中國市場上未來的飛機需求將超過6000架,包含中國的亞太市場將是未來飛機市場需求成長速度最快的市場,在這樣一種市場態勢之下,中國市場驅動了對于單通道和寬體機的大量需求,所以我們將會對整體的產品線進行持續的投資。
《中國經營報》:如果與競爭對手空客以靈活著稱的銷售策略與管理風格相比,波音似乎更加穩重,多年來一直秉持著以技術主導的工程師文化。作為波音公司的高層管理者,你如何評價這種企業文化,并借助它來管理波音?
丹尼斯·米倫伯格:在過去100年來波音一直在引領著世界航空航天業的發展,我們為創新進行了大量的投入,當波音在不斷推出最具備全世界最先進技術產品的時候,毫無疑問會看到一些挑戰,比如787項目在推出之時確實面臨到了挑戰,但是波音公司的文化講究的就是要把事情的結果做對,在787推出會遇到問題之后,把需要進行改進的地方都一一進行了改進。因此波音文化的核心是追求卓越,如果觀察波音的價值觀,你就會發現誠信、安全和在質量上精益求精是波音的文化要素。
波音認為,在所有投入之中對于人才、領導力以及相關培訓的投入才是最重要的投資,對于領導力的投入將會反過來繼續促進波音這種核心文化。如果管理波音有三個最重要的工作的話,那么我想毫無疑問,最重要的是對領導力的持續投資;其次是通過創新繼續保持領先。有一個概念叫做生產連接性,即在一線生產部門深化精益生產的理念,通過生產能力實現對新開發產品的財務支持;最后則是將“同一個波音”文化在全球范圍貫徹到底,以確保我們將波音所創造的價值帶給我們的客戶,同時使波音變得更為全球化。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