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集團規劃設計總院姜昌山:“既然做,就要做好”
姜昌山現任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規劃設計總院副總工程師,近30年來,他潛心于機場場道工程專業研究,先后完成了北京、上海、廣州、昆明、杭州等大大小小數十座機場場道工程。他將場道專業作為自己畢生的追求與夢想,用他的專心與專業,塑造了一批批精品工程,推動著整個行業的發展。
正如他自己所說:“我們既然從事這項工作,就應該盡最大的努力,去做好它,去完成它。”
勤:汗水寫就非凡
1985年的盛夏,剛從同濟大學畢業的姜昌山進入了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的前身——民航機場設計院。從此,他便開始了面朝場道背朝天的設計生涯。
2007年,昆明長水機場工程項目啟動,姜昌山被委任為飛行區工程設計總負責人。他發現長水機場場址原始地形極其復雜,填方量非常巨大,堪稱國內最大的土石方工程。了解情況后,姜昌山帶著設計人員實地踏勘,研究對策。他一開始無法適應高原地區的氣候和飲食習慣,常常腸胃不適、胸悶氣短,只能天天喝白粥,人也瘦了一圈。
為解決土石方工程施工需要和場區挖方填料不斷變化的問題,姜昌山天天往工地現場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強烈的紫外線將他曬到脫皮。在進行了大量實驗并多次比對國內其他高填方機場后,他與團隊創造性地提出并實施了“動態設計和施工控制”方案,成功實現了全場土石方基本平衡、植物土零排放、優質石方作為建材利用以及節約土石方工程數量的目標。
解決土石方工程問題后,如何處理長水機場跑道瀝青道面關鍵技術是又一道難題。為此,姜昌山又作為首席專家主持了“昆明長水機場跑道瀝青道面關鍵技術”的研究工作。在大量實地踏勘和調研的基礎上,他對大型繁忙機場在復雜地基條件下建設跑道瀝青道面的設計理論和方法、結構組合、材料性能和配比、施工工藝、質量控制以及技術維護,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獲得了大量有價值的研究成果,成功保障了工程進度和工程質量。
從項目投標到行業驗收,姜昌山始終堅守在長水機場現場。他放棄了所有休息時間,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2010年,姜昌山榮獲了“昆明新機場優秀建設者”光榮稱號。
2013年,姜昌山開始主持北京新機場飛行區工程設計方案研究和飛行區工程設計工作。他全過程參與了北京新機場項目預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提出了新機場全場地勢設計方案研究的技術路線和思路,以及優化機場道面構造設計的思路和方案,并參與了場區排水方案的論證。目前,北京新機場工程正在緊張進行中。
專:智慧澆鑄碩果
姜昌山參與完成的北京、上海、廣州、昆明、杭州等諸多機場工程設計多次榮獲國家和民航優秀設計獎。但對他來說,最值得驕傲的還是主持編制了多部設計規范和設計程序軟件,這是對整個機場場道建設行業的貢獻。
他主持修編了《民用機場飛行區技術標準》《民用機場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層施工技術規范》等大量規范性文件。2013年7月,他主持修訂的民用機場飛行區規劃設計的基礎性規范《民用機場飛行區技術標準》上報并發布實施。這是他多年來潛心研究的心血。該標準明確界定了各個老版本均描述不詳的“升降帶平整范圍”這一技術指標,而且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使平整范圍要求更加合理。為此,姜昌山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進行了詳細論證,查閱了大量國內外資料,經過多次召開專家論證會討論研究,并通過多種渠道調研各國機場。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業內外的高度肯定。
除致力于場道設計標準化規范外,姜昌山還主持開發了多個工程設計程序軟件,極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和設計產品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場道專業的技術進步。
2008年,姜昌山開始主持機場場道專業設計軟件的開發工作。他摒棄了以往的二維設計方法,結合工作實際,突破性地在機場地勢設計、土石方計算、道面高程設計和道面工程量計算中全面采用三維設計方法,極大提高了設計精度、質量和效率,使設計方案更加優化。近幾年,這一程序已經在多個機場工程設計中得到廣泛應用,收到了顯著效果。
學:求知與時俱進
姜昌山過硬的專業技能和令人欽羨的工作成就,離不開他數十年如一日的學習。他始終堅持“活到老,學到老”,參加工作30年來,他學習的腳步從未停歇。
姜昌山有個外號叫“姜博士”,這是因為他學識淵博、經驗豐富且樂于助人。在設計過程中,遇到工程技術問題,設計人員的口頭禪是:“找姜博”;在施工過程中出現技術難題,業主的口頭禪是:“請姜博過來”。姜昌山也不負“姜博士”的稱號,不僅每次都能順利完成同事、業主所托,還曾以全國第一的成績取得了注冊咨詢師資格。
為方便與國際同行的交流,姜昌山苦學英語。近年來,他幾乎每年都作為特邀專家,參加國際民航組織召開的技術交流會。在會上,他的全英文發言贏得了與會人員的陣陣掌聲。他非常重視學以致用,在日常工作中,十分善于總結工程實際經驗,改進和優化了許多場道工程的設計細節,還取得了“一種系留飛機用地錨”和“機坪單孔箱涵”兩項實用新型專利。
除了敏于學、善于學,姜昌山還很重視技術的傳承。對于青年員工,他總是細心教導,傾囊相授。每年的新員工入職培訓,姜昌山都積極準備培訓資料,詳細講解場道方面的專業知識,并鼓勵新員工與他溝通交流。
近幾年,姜昌山將一群“娃娃兵”培養成了一支拉得出、打得響的“技術尖子兵”隊伍。他帶出的多名徒弟都成為了經驗豐富、獨當一面的技術骨干,在各自的崗位上貢獻著力量。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美國航空公司CEO放棄現金薪酬
- 下一篇:漢莎總裁:德翼客機事故"永遠地改變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