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掌門人的“智慧”哲學
中國政府之所以會在2015年9月,拉開新一輪國有企業改革的大幕,皆因企業效益低下所迫。然而,就盈利狀況來看,一些地方所辦企業并不算太差。因此,循所謂的新加坡淡馬錫模式,我希望從較低層級的企業網絡中略窺一二,恰巧此時海航集團出現在了我的眼前。
這家上世紀80年代由海南省政府籌建的企業,今年7月以超過250億美元的營業收入,被納入《財富》世界500強榜單,總資產接近5000億元人民幣,參控股10家上市公司。預計年底前,海航能夠完成那筆高達人民幣175億元的收購計劃,將全球最大地面服務與貨運服務供應商——瑞士國際空港服務有限公司(Swissport)納入麾下。
不過,最有意思的還是,這家公司創辦二十多年來,都與一個人密不可分,此人正是海航集團董事局主席陳峰。雙子座的陳峰,盡管早已退居更高的職位,卻在“玄之又玄”的管理哲學上腳不停歇。在大連參加2015年新領軍者年會時,我如期遇見了他,面對面感受那份早有耳聞的哲學。
以下為陳峰接受《高端視點》視頻訪談的文字選編。
海南航空這個集團已經從當初的一個地方性航空企業,變成了旅游、金融、地產多方面的綜合集團。為什么要做這種多方位的拓展?
航空產業我們繼續做,但不僅僅做。到一定時候,在一個企業的發展過程當中,它必然要拉大產業鏈條,就像石油產業一樣。航空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產生跟旅游,跟金融,跟地產相關聯的連帶業務。往往在產業鏈上,不一定最初的產業是最有價值的。
海航收購了瑞士Swissport機場行李服務提供商,也收購了英國路透社總部大樓。為何此時瞄準了對海外資產的收購?
這時候全球經濟大變動,大變局。你看他熬得下去嗎?這個世界沒有不變的,風水輪流轉。現在是多好的時候啊!全球經濟大調整。這個調整當中,給一切有準備的人創造機會,對未來的中國的企業創造機會,也為“中國夢”創造了機會。所以,自然我們要參與到這種大調整和兼并中去。
人民幣貶值給海航帶來了什么影響?你怎樣去對沖它?
海航發展實業,運用資本市場的力量,把我們的核心產業和核心品牌放大,能夠取得資本市場的認同,然后不斷再發展我們的核心競爭能力,這是我們的路徑。所以,我們海航始終對未來充滿希望。我認為人民幣匯率的調整太需要了!我們人民幣老是價格那么高,對出口不利呀。另外,中國經濟調整與人民幣貶值,這是聯動的,我想這是符合市場規律的。至于說有什么多大影響,春江游鴨冷暖自知,各算各的賬吧。
航空業是科技含量比較高的行業,有哪些科技的領域是海航看重的,也是你看重的?
我不是科技專家,但是海航始終運用人類航空技術最先進的產品。比如最好的飛機787,海航是全球最大的機隊之一。另外,已經運行的330和350飛機,海航都是參與者和使用者。所以,我想航空新技術不斷推出,今天這個時代是中國航空企業的時代,海航是領跑者。
你怎么看今年的股災?你們是怎么做的呢?
實際上,我們根本不存在躲(的情況)。我們知道一定要發生,這叫做“預之適之”。因為我們用智慧,知道中國資本市場的起伏衰落。我們在刮風下雨前,事先把傘和雨具都準備好了。
但是誰也不知道風來了,你們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那就是我們運氣好,我們有智慧呀。智慧的東西,就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自己琢磨吧。這是一種自己內心的智慧和感應,這種東西是沒法用言語來衡量的。就像企業在發展當中,很多方法、很多運用,都是靠自己的智慧。智慧高于一般的管理技能。
你怎么看現在的這種“混合所有制”?從企業管理者的角度來看,你覺得它真的能起到作用嗎?
我認為在我們黨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混合所有制”,這(當時)是一個創新。“混合所有制”應該說,在中國經濟發展的所有制形態當中,
這是一個事實。因此,我想混合所有制應該代表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也就是多種結構都在里頭,各自發揮優勢。
但是誰更管用呢?
市場說了算,企業成長的數據說了算,不是某一個人說了算。如果你發展不成功,說明你就不對;發展成功了,說明你就對。你用事實來告訴“成者英雄敗者賊”。談什么所有制,(如果)您哥們兒一間房子,半間炕,永遠發展不起來,(那么)你什么也不是。
在這個“混合所有制”中,根據你的理解,誰的積極性最大?
我不知道誰積極性最大。我看 (誰)能夠發展最好,誰的積極性就最大。因此,我們要用發展的事實來回答這個問題。但是,我希望能夠在這個“混合所有制”當中,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在于企業家自身運用這種制度和方法的能力。這還不在于一個什么所有制上,而在于企業家自身的造化上。
你準備好進入多空問答環節了嗎?
我第一次試,不知道。我試著回答。
2015年的油價繼續下跌?
應該繼續下跌,但是也不會跌到太多。
2015年的中國經濟?
新常態。
五年內航空公司陸續用上中國的國產大飛機?
不知道。
線上旅游蓬勃發展?
那是一個潮流。
奢侈品消費?
我想會下降。
更窄的機艙座椅?
人們都希望坐舒服點,別再窄了。
在中國的飛機上打電話?
可能會發生。
謝謝。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閻欣:天津將成北京第二空中通道
- 下一篇:專訪達索:看好中國公務機市場 愿提供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