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敏:內地航空市場3至4成將被廉價航空占據
近日,在香港快運航空兩周年紀念活動上,公司執行董事長馬志敏發布了其內地擴張計劃。他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的低成本航空目前仍在起步階段,未來5 -10年會有跨越式的發展,預計內地將會有30%-40%的航空市場被低成本航空所占據。
他同時指出,如今低成本航空在國內的發展阻力并不是來自高鐵、中外同行之間的激烈競爭,而是目前國內航空資源過度集中,國內關鍵機場的保障能力和時刻資源已經進入了飽和狀態。低成本航空轉戰二三線城市是大勢所趨,但政府對低成本航空的補貼力度依然非常有限。
廉航企業集中布局二三線城市
近兩年,低成本航空在國內迎來了黃金時代。早在去年年初,中國民航局就出臺了《民航局關于促進低成本航空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廉價航空公司發展。而國內出 境旅行消費人群激增,團隊游向自助游轉變,也給低價機票的供給與需求帶來了天翻地覆的市場變化。有研究表明,中國低成本航空的市場占有率僅為8%左右,遠 未達到全球范圍內接近30%的平均水平。預計到20 23年,中國廉價航空市場的規模將達到2000億元,中國將成為亞洲最重要的廉價航空市場。
在這種市場環境下,中外各大低成本航空公司紛紛加大中國市場的擴張步伐,主要低成本航企發布的最新戰略報告顯示,目前最激烈的競爭熱點與競爭手段主要是搶占二三線城市的航站航點。
作為內地低成本航空代表,春秋航空已經于今年11月初開通長春直飛曼谷的航線。據了解,長春經停揚州至曼谷的新航線是繼上海、杭州、石家莊、成都、北海等中國城市至泰國曼谷航線后,春秋航空在中國東北地區開通的新航線。
傳統低成本航空公司亞航、虎航、捷星航空近年來也轉向開拓中國二三線城市市場。目前亞航已經在中國進駐14個城市,其中超過10個為二三線城市。而寄希望于 “新絲綢之路”帶來的航空業增長,中東低成本航空飛翔迪拜正在計劃飛往中國西部。今年早些時候,阿拉伯航空開通沙迦國際機場飛往烏魯木齊的航線,就成為海 灣地區廉航中第一家有定期航班飛往中國的航空公司。
作為香港唯一一家根植于香港本土的低成本航空公司,香港快運航空宣布加大內地市 場發展,構建北亞、東南亞和大中華區三足鼎立的網絡格局,目前已經進駐的中國內地航點有黃山、昆明、蘭州、寧波、無錫、銀川等。對于低成本航企這種“二三 線城市包圍一線城市”的局面,馬志敏指出,這是所有廉價航企在國內發展都應該直面的生態現狀。
“相對而言,二三線城市的航權較易獲 取。國內低成本航空公司與傳統航空公司并沒有差異化的管理政策。比如東南亞許多國家有專為L C C提供的航站樓,國內低成本公司與傳統航空公司在同一航 站樓運營,不能有效簡化流程,降低成本。”馬志敏表示看好中國低成本航空發展,但目前總體發展難度不小。
直銷運營是市場競爭殺手锏
擴展難度大、風險性高,可見目前中外廉價航企紛紛布局二三線城市戰略過程,同時也是低成本航空業自身優勝劣汰的過程。馬志敏認為,能在競爭中生存下來,最終還要依賴廉價航企自身的運營模式以及市場營銷。
“傳 統的低成本航空希望和消費者建立直接的聯系,更多地希望減掉中間環節,直接把產品呈現在消費者面前。香港快運航空和其他國內競爭對手的最大區別是,我們 85%以上的旅客都是通過我們自己的官網來進行訂票的,而并非通過其他第三方代理,這更貼近旅客,更加能直接和快速了解旅客的真正需求。不定期的機票促銷 活動和增值服務產品也都只有在官網預訂才能享受到。”作為外來廉價航企,他表示香港快運航空在內地市場的最大的優勢是“香港優勢”。
“香港快運航空與其他國內競爭對手在制訂航點的方針上采取了不同政策。旅客可以很方便地搭乘我們的航班經香港去往自己喜歡的東南亞、東北亞目的地,相反國內其他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航點大多集中于內陸,無法制造同質產品。”馬志敏說。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周凱: “航空+”模式創新民航發展
- 下一篇:新浪航空:對話山東航空公司總經理苗留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