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執飛春運的南航機長于振龍:“春運沒有故事”
于振龍機長召開航前協作會——王有勉攝
1981年7月7日,通過嚴格的空軍招飛體檢,18歲的于振龍原本不過是“鬧著玩”,卻不經意間開啟了人生的飛行模式,35年從部隊飛到地方,再也沒有停歇。1996年底,轉業進入當時的“老南航”,轉過年來,就開始執飛春運航班,至今也有19年了,可是這位安全飛行超過1.9萬個小時的機長卻說:
機長的春運時間表嚴格按流程來
檢查飛行手冊 王有勉/攝
“春運沒有什么不一樣。”于振龍的“春運故事”打開方式是這樣的。因為,即便是春運,作為飛行員也要按照飛行大綱規定的時間來飛,“一天最多飛行8個小時、執勤期14個小時,如果發生延誤的話執勤期允許延長至16個小時。”而執勤期是指“空中飛行時間+過站時間”的總和,即機長從拎包出門、簽到,一直到執行完任務的時間。
但是,春運的工作量、工作強度確實要大一些,“平時飛一兩天,這時候要連飛三到四天。”在對飛行時間還沒有明確界定的上世紀末,于振龍的印象里,“飛波音757的時候,曾在春運期間連續飛過11班北京。”現在的春運,往往要連續飛三到四天,休36小時到48小時,極個別的時候休72小時;之后再飛一個三到四天,“出于安全飛行的考慮,即便是春運也要保證這樣的飛行和休息時間表。”
大年三十安全降落,有幸福,沒遺憾
與副駕駛研討飛行計劃書。王有勉/攝
無論是春運還是平時,只要一上飛機,機長于振龍對待工作的態度都是一樣的,“都要按照流程一絲不茍的來”,包括飛行前保證良好身體狀態,即便是春節期間,飛行前一晚也不能沾酒,“不用別人來要求,畢竟擔負著整架飛機、上百號乘客的安全,個人的身體、情緒狀態影響的不僅是個人的飛行表現,還牽扯到整個航班的人員安危。”
所以,說起大年三十伴著爆竹聲聲降落、獨自駕車從機場返家,于振龍表示,并不會因為家人吃上年夜飯而心生一絲絲遺憾,更多的是把整個航班的旅客安全運送到目的地、讓千家萬戶過上團圓年的職業幸福感,雖然“近二十年,只有去年一個中秋節是在家里過的。”但是,這種幸福感一直沒有改變過。
面對延誤,真誠溝通,乘客都能理解
19年的飛行,于振龍表示,還沒有遇見過什么危險和棘手的情況,“以一個機長的名義保證,民航飛行是很安全的。”
雖然也遭遇過多起航班延誤,乘客情緒激動的情況,但是,只要在法規框架內,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理解,通過乘務長或者于振龍本人,用乘客能聽得懂的語言去解釋、去真誠地交流,最后大家都能理解,畢竟誰也不愿意晚點,“沒覺得旅客有多刁鉆,只要設身處地為乘客著想、真誠溝通。”
飛行是一生無悔的選擇,滿滿的幸福
一個小時的采訪過程中,于振龍反復表示,真的沒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故事,職責所在,機長的工作要求自己保持理性,而他唯一感性的表述是“飛行是一生無悔的選擇,只要在飛,就很幸福。”
從1982年6月首次上飛機,同年9月第一次單飛,最初的誤打誤撞逐漸被自豪感取代,并漸入佳境,“從空中看下去地面的一切都那么渺小,再宏偉的建筑也像火柴盒一樣,在空中體會到的速度感、看到的風景是大多數一生難以企及的。”
30多年來,從軍隊到地方,隨著對這個行業了解得越來越深入,于振龍對這個職業就發自內心地越來越喜歡,直到今天,“我從來沒想過放棄飛行。”或許也正因為此,才讓于振龍的春運飛行雖然沒有故事,卻充滿幸福,并將滿滿的幸福傳遞給每一位乘客。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唐偉斌:中國民航飛行安全值得信賴
- 下一篇:王志清會見柬埔寨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