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進軍:踐行真情服務理念 推進創優服務戰略
新中國民航成立6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民航人秉承人民航空為人民的思想,不僅把中國民航建設成為世界上第二大航空運輸系統,而且為廣大旅客提供了安全、高效、快捷的航空服務,奠定了民航服務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標桿地位。如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和建設民航強國的關鍵時期,繼續保持和發揚為人民服務的優良傳統,不僅是進一步發揮民航業作為戰略性產業的重要作用,提高行業競爭力的必然要求,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共享發展理念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必然選擇。對此,馮正霖局長強調:“把人民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人民群眾的期盼作為工作方向,踐行好‘人民航空為人民’的行業宗旨,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這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提升民航服務質量、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提供基本遵循和目標方向。
民航發展,空管先行;真情服務,空管是關鍵。馮正霖局長到任伊始,即赴空管運行一線調研,并與空管局領導班子座談,囑托我們:“空管是保障民航飛行安全的重要支柱之一,在民航的各項工作中處于中心地位,崗位重要,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這是對全體空管人的深情囑托和殷切希望。2016年,我們提出了今后五年空管系統發展的五大戰略任務,其中一項就是推進創優服務,務求將真情服務理念與空管發展實際緊密結合,更好履行行業使命,體現空管人的責任與擔當。
一是強化各級領導班子的責任意識,將提高服務質量作為踐行“三嚴三實”的重要內容。服務是空管系統的重要使命,是民航業發展對空管的本質要求。在確保運行安全的基礎上,要把提高服務質量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高水平的空中交通服務回應社會關切與人民需求。空管系統各級領導班子要按照“三嚴三實”要求,眼睛向內、統籌資源,以嚴的精神、實的作風,落實好“上級為下級服務、機關為一線服務、全局為管制服務、空管系統為民航安全正常服務”的要求,集全系統之力,切實提升管制服務效能。要認真落實領導班子下基層要求,重心下移、服務一線,有效解決管制運行過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要強化責任考核,將運行服務質量納入對各級領導班子的考核指標體系,推動主體責任落實,最終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局面,將真情服務的意識轉化為履行職責的有效機制。
二是堅持以航班延誤治理為中心,打好航班正常工作“攻堅戰”和“持久戰”。航班延誤治理是一個重要的民生問題,不僅關系行業競爭力,更關系億萬旅客的切身利益。要提升民航業服務質量,確保廣大旅客走得了、走得好、走得舒心,關鍵一點就是要抓好航班延誤治理工作。一方面,要抓好重要時間節點的航班保障工作,對于春節、暑運、國慶等旅客出行高峰期,必須重點關注,對于航班激增或復雜天氣條件下可能引起的航班延誤,要提前預判,周密制訂保障方案,做好航班大面積延誤應急處置準備工作,切實打好航班正常工作“攻堅戰”;另一方面,要看到影響航班正常工作的體制機制問題,加強源頭治理,切實在補短板上下功夫,通過持續深入推進軍民航融合、優化航路網規劃和空域結構,增加可供使用的空域資源,加強對全國空管運行的精細化管理,真正打好航班正常工作“持久戰”。
三是發揮空管系統自身優勢,與航空公司和機場建立提高民航服務質量的責任共同體。空管系統連接著航空公司、機場等多元主體,是民航運行體系的中樞與支柱。提升民航業服務品質,有賴于強化全局意識,樹立整體思維,構建空管、航空公司、機場三方責任共擔的命運共同體。要強化信息共享機制建設,整合各方信息資源,努力提升運行管理的精細化水平;要強化協調聯動,打破各單位間各自為政的局面,確保各類應急預案緊密銜接,服務好廣大旅客安全出行、放心出行;要強化責任共擔、資源共用、利益共享,真正匯聚起行業發展的磅礴力量,讓廣大旅客和社會公眾在民航業發展中體會到更多的獲得感。
四是發揮科技支撐作用,提高空中交通服務的科技含量。民航是高科技密集型行業,要夯實服務根基,提高服務品質,必須向科技創新要生產力,發揮好科技的支撐作用。今年,我們將召開空管系統科技工作會議,明確未來科技工作目標任務,更好服務于民航發展;要以航空組塊(ASBU)升級為重點,繼續推進基于性能導航(PBN)、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系統(ADS-B)、平視顯示器(HUD)等新技術應用,強化先進技術對飛行安全的支撐;要通過與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設備廠商廣泛開展科技合作,加快空管設備的國產化進程,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用中國制造打造中國民航服務的升級版。
真情服務是民航事業的精神靈魂,是空管系統作為公共服務部門的價值依歸。我們將按照民航局黨組和馮正霖局長的指示要求,將真情服務理念作為空管部門的立業之本,為民航強國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