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中起降:解讀大風天氣下的飛機適航性
夏季來臨,短時雷雨大風天氣越來越常見,陣風等級有時能達到7~8級以上,瞬時風速可達20米/秒以上,它們對飛機的飛行,尤其是起飛和著陸帶來較大不利影響。
陣風在航空上叫突風,其本質為大氣紊流,高空的大氣紊流一般會導致飛機在飛行時發生顛簸。突風一般包括大側風、順風或逆風以及風切變等,對起飛和著陸的影響主要有3個方面:大側風對飛機航向產生較大影響,尤其是在著陸時會影響著陸方向,導致飛機偏離跑道中線甚至沖出跑道;順風或逆風對起飛/著陸滑跑距離產生影響,也有可能導致飛機沖出跑道;風切變則會導致飛機的飛行特性發生變化,影響飛機操縱性和飛行穩定性。
據統計,30%以上的進近及著陸事故和15%的可控飛機撞地(CFIT)事故都與突風相關。4%的進近及著陸事故的主要誘因是風切變,它也是造成重大傷亡事故的第9大原因。2014年7月23日臺灣復興航空GE222班機(ATR72型客機)空難就是因為降落時遇上了突風。
實際上,飛機在設計時充分考慮了突風的影響,使得飛機具有一定的抗突風能力。當飛機遭遇突風時,飛機的結構和操縱舵面將承受由突風引起的附加載荷甚至沖擊載荷。運營的航班屬于運輸類飛機,需要取得型號合格證才能運營。這些飛機在設計和型號合格審定時必須要滿足CCAR25《運輸類飛機適航標準》,突風情況下適航性要求也包含在其中。CCAR25部25.341“突風和紊流載荷”和附錄G分別給出了飛機離散突風設計準則和連續突風設計準則,要求在飛機飛行載荷設計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突風和紊流載荷。其中,離散突風設計必須考慮海平面上參考突風速度為17.07米/秒的當量空速(EAS)的正負突風;附錄G中給出了連續紊流突風的兩種計算方法,一種是設計包線分析準則,另一種是任務分析與補充設計包線分析相結合。連續突風設計中,必須考慮在0~9140米的高度區間上真實突風速度達25.90米/秒的情況。
飛機在地面遭受到的突風要比空中飛行中遇到的突風大得多,它會使得操縱面和操縱系統嚴重受載。在天氣非常惡劣時,飛機可以中止飛行,但不可能不在地面停放和操作,因此無法避開地面上的大風。CCAR25部25.415“地面突風情況”對飛機的操縱系統和操縱面的鎖定進行了規定,以保證其在遭受地面突風時不被破壞。
按照上述適航性要求設計和驗證的飛機都有一定的抗突風能力,而且飛機越大抗突風能力也越強。飛機在取證時,都要進行大側風試飛,驗證飛機的抗側風能力,并確定飛機的側風風速限制。例如,波音737-800型飛機的最大驗證側風為不帶小翼18.5米/秒,帶小翼為17米/秒,這可能是飛機的極限抗側風能力。考慮到飛機運行的安全裕度,在飛機飛行手冊中確定的側風限制風速比前述速度小,為15米/秒,當機場跑道的側風風速高于該值時,該型飛機是禁止起飛或降落的。
此外,飛機在運營時,針對突風天氣還制定了機組處置程序,且需要在飛行員培訓中嚴格執行。在實際飛行過程中,一旦通過氣象雷達發現前方有突風紊流天氣,飛行員要盡量進行繞飛,避免大氣紊流對安全飛行造成的一切可能影響,保證乘客安全和乘坐飛機的舒適性。
綜上所述,現代旅客運輸飛機無論在飛機設計、合格審定和運營過程中,都充分考慮了突風的影響,保證了飛機在大風天氣下的適航性。然而,夏季來臨,地面超過飛機突風承受能力的8級以上陣風天氣屢見不鮮,且陣風的風力和風向常具有不確定性,由此造成的飛機延誤也在所難免。
(作者單位為中航工業綜合所)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航空器地面運行:你所不知道的幾個細節
- 下一篇:中國民航安檢的發展現狀及困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