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器地面運行:你所不知道的幾個細節
2013年12月22日夜間,英國航空一架計劃由南非坦博國際機場飛往倫敦的波音747飛機在往跑道滑行過程中,由于糟糕的機場設施和人為失誤導致機翼撞上機場旁邊的建筑物。根據后續的調查報告顯示,由于機場區域內缺少燈光和信號指引,且由于因為機坪上有很強的眩光,駕駛艙內的出現“混亂”和“ 情景警覺喪失”,錯過了滑行道的轉彎處,從而導致機翼插進了建筑物。那么造成此次事故的標志及燈光指引是什么呢,對于報告中所提及的“眩光”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對此我們應該如何處理。
俗話說的好“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意思是指凡事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標準和法則。隨著全球民航的快速發展,機場同時運行雙跑道甚至更多跑道的情況將越來越多,航空器地面運行環境也變的日趨復雜,這也就對航空器駕駛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復雜的地面運行環境對航空安全構成一定危害,盡管有自動進位指引及人工指揮等幫助,但對于飛行駕駛員來說仍有十分必要熟悉和了解機場區域內的標志和燈光的組成和地面運行所涉及的相關知識,以期提高飛機運行水平。
眾所周知,機場區域內的目視引導標志一般是由機場內的指示標和信號設施、標志、標記牌、燈光這五大類組成,在調查人員的提供的聲明中,出事當班機長表示:“引導飛機去滑行道B的中線燈沒有順次亮起,導致出現錯覺以為飛機還在滑行道B上。滑行道變了也沒有指示標牌。”機長表示副駕駛曾對于滑行道的寬度和與機庫的距離表示過擔心。但是“無法判斷出飛機已經接近了建筑物,因為機坪上有很強的眩光”。對于聲明中所提及的滑行道中線燈設在滑行道中線標志上,設計為發綠色光的恒定發光燈,其光束大小只有從滑行道上,或其附近的飛機上才能看得見燈光。而滑行道中線燈的作用是為駕駛員在跑道中線和停機位之間提供連續的滑行引導,但是在某些機場,為了保障在低能見時等復雜氣象條件下的運行,在跑道出口滑行道和跑道上安裝有滑行燈。這部分滑行燈作為標準滑行路線顏色為綠色與黃色交替。
(信息標記牌和強制性指令標記牌)
標記牌按照功能劃分,一般可分為信息標記牌和強制性指令標記牌兩大類,當事航班機長所提的就是缺少相關的信息標記牌,信息標記牌的作用主要是標明一個特定位置或提供方向或目的地信息,它包括了方向標記牌、位置標記牌、目的地標記牌、跑道出口/脫離標記牌、機位標記牌和短距起飛標記牌這幾大類。其中位置標記牌為黑底黃字,其它均為黃底黑字。
其次,報告中提及的眩光又是指什么,其對航空器的地面運行安全又有何危害?所謂眩光是指視野中由于不適宜的亮度分布,或在空間或時間上存在極端的亮度對比,以致引起視覺不舒適和降低物體可見度的視覺條件。視野內產生人眼無法適應之光亮感覺,容易引起厭惡、不舒服甚或喪失明視度。在視野中某—局部地方出現過高的亮度或前后發生過大的亮度變化。眩光也是引起視覺疲勞的重要原因之一 。
根據筆者對機場凈空安全的研究認為,眩光的來源為機場附近的航空障礙燈所致,其來源無外乎兩大因素,一是由于采用了不合格的燈具,導致每個航空障礙燈在其每個光束擴散角內所對應的有效光強并不符合相關的技術要求,而根據民航局《民用機場專用設備管理規定》[2015]22號的要求,航空障礙燈作為特種設備必須取得民航局機場司指定的檢測中心的合格檢測報告方具有效;其二沒能采用雙障礙燈系統加以解決。由此在提高航空器地面運行安全方面,特別是由航空障礙燈引發的眩光等可能造成地面運行安全方面提出以下兩點建議:
一、航空器駕駛員需了解相關知識,重點從機場標志及燈光,跑道、滑行道、停機坪相關知識,從而在復雜的地面運行環境中最大程度的規避風險,保證航空地面運行安全。
二、對由于航空障礙燈引起造成對機場附近(約10km半徑范圍內)駕駛員的炫目或者形成影響環境的重大問題,則可以采用雙障礙燈系統加以解決;所謂雙障礙燈系統就是由在晝間、黃昏和黎明使用的B型高光強障礙燈(白光)和在夜間使用的B型中光強障礙燈(紅色)組成,且我們知道白光比紅光更易造成炫目,故雙障礙燈系統能有效解決飛行員炫目或形成影響環境的重大問題。
未來,隨著我國民航強國建設的進一步發展,機場數量和雙跑道運行的情況越來越多,為此有必要對航空器地面運行安全加以重視,從而為我們民航的快速發展奠定安全、穩定的環境。
參考文獻:
1、民用航空行業標準《航空障礙燈》(MH6012-1999)
2、民用航空行業標準《民用機場飛行區技術標準》(MH5001-2013)
3、《航空器駕駛員指南-地面運行》AC-91-FS-2014-23
(為保護知識產權,保障著作人權益,轉載請標明原創作者和出處,否則保留采取訴諸法律的權利)
筆者簡介
溫新壽,機場運行管理專業畢業,有運輸航空和通用航空工作經歷,有通航飛行指揮經驗,對通用航空的發展有自己的體會和理解,現主要從事通航機場建設(高架停機坪)、機場凈空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百年艱辛從頭越——展望國產民用客機
- 下一篇:臺風中起降:解讀大風天氣下的飛機適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