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機場智能化建設的思考
智能化是國內外民航業奮力追求的目標,是一項尚需努力的事業。關于智能化機場的定義在民航理論界尚無定論,從目前研究建設的現狀看,“智能化機場”不是一個靜止的狀態,沒有一個終極的、統一系列的定量指標,“智能化機場”建設是一個隨著時間、隨著技術不斷發展、演進的一個過程。
機場智能化建設要做好頂層設計,夯實信息化基礎設施,用信息化將機場運行、服務、管理和經營等所有業務進行全覆蓋,智能化是業務充分信息化的結果。
一、智能化機場建設要做好頂層設計
1.互聯互通是頂層設計的關鍵
機場在以往的信息化過程中,由于設計理念以及技術原因,所建設的系統形成了一個個信息孤島,信息孤島所帶來的最大問題是信息不能共享。解決機場信息孤島、實現信息互聯互通是今后機場信息化建設的首要問題。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目前實現信息互聯互通的手段也多種多樣。利用接口技術和消息總線技術可以實現系統在數據層面的互聯互通,利用服務總線技術可以實現系統的在服務層面的互聯互通,利用RESTFULL技術可以實現跨平臺的服務調用。在眾多實現系統互聯互通的技術手段中,服務總線技術(該技術是面向服務架構SOA設計理念的一種很好的實現方式)非常值得借鑒�?傊�,機場信息化建設之時必須把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問題作為首要問題考慮。信息系統之間沒有互聯互通,機場信息化建設就不會上升到新的高度,機場智能化也就無從談起。
2.業務移動化、社交化是頂層設計的重要方向
傳統的業務系統應用都是以PC機作為載體的,而在移動互聯網蓬勃發展的今天,智能終端的移動性進而帶來的便捷性越來越受到大眾的認可,移動智能終端已經成為了業務應用的主要載體;另外傳統信息系統只注重業務功能性,根本沒有社交性元素,所謂社交性就是指個人與個人、企業與個人之間的通信,包括文字、語音以及圖像等元素,微信就是當今廣泛的社交應用。社交化業務在未來是各公司、企業在信息化過程中必須重點關注的方向。業務社交化特性能夠讓企業捕捉到更真實的信息。移動應用中的社交元素不再是可有可無,而是與客戶溝通、改善產品質量、提升用戶體驗的重要功能。
3.云計算是頂層設計中優先考慮的重要資源和技術手段
云是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計算資源,同時是一種全新的軟件設計模式,是一種全新使用軟件系統的模式。充分利用云計算資源可以大大節約企業信息化建設和運行和維護成本;應用云計算軟件設計模式,也會大大節約企業信息系統開發成本,達到一次開發、多用戶使用的效果,避免同一系統多次開發造成的投資和開發浪費;使用云計算所提供的應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規范用戶使用軟件系統的行為,為企業規范管理帶來益處。
4.把數據作為企業新型資源是頂層設計的重要思想
數據是有價值的,數據不再是信息系統為滿足企業業務需求而產生的副產品,數據正成為企業的新型資源。通過數據分析技術,企業可以從數據中獲取洞察力,進而獲得競爭優勢。在傳統觀念中,滿足業務需求是信息系統建設的第一要義,而在當今時代,數據成為企業的自然資源甚至是戰略資源,信息系統的數據生產功能變得更為重要。信息系統不僅滿足企業業務需求,同時也為企業生產著數據,也就是為企業生產著新型資源。
二、夯實信息化建設基礎設施
1.建設鏈路層級的光干線網絡
縱觀國內機場行業,多數機場在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之時,直接以網絡交換機為交換核心,核心交換機之間采用光纖或者雙絞線連接,這樣的網絡是IP層級的網絡。隨著機場信息業務的不斷發展,電信企業、銀行等社會企業的信息業務也有融入機場的需求,但是機場的IP層級網絡不應該也不能允許社會企業的業務系統接入進來,就是說機場的IP網絡不能滿足這部分業務接入需求。因此,機場建設鏈路層級的光干線網絡是在必行,鏈路層級的光干線網絡既是滿足社會信息業務的需要,也為機場網絡擴展帶來極大方便。
2.建設機場無線網絡
互聯網時代,業務移動化是大趨勢,因此機場實施無線網絡全覆蓋勢在必行�?v觀國內各機場,無線網絡覆蓋還沒有形成統一共識,無線網絡所采用的技術也多種多樣,有Wimax技術1.8G網絡,有WIFI網絡,有企業自建4G移動網絡(1.8GLTE),也有采用電信4G網絡的。Wimax技術1.8G網絡技術相對落后,帶寬較低,不能滿足未來機場移動業務的需求;企業自建4G移動網絡帶寬能滿足現階段移動應用需求,缺點是必須使用特定移動終端與之相配套;電信4G網絡帶寬能滿足目前移動應用需求,市場上的智能終端都能與之配套使用,但缺點之一是將產生巨大流量費,其二是機場運行業務將依賴電信網絡,遇有像地震等情況時,網絡可靠性值得商榷;相比之下,WIFI是機場無線網絡建設的一個優中選優的選擇,機場自建WIFI網絡不產生流量費,市場上智能終端都能與之配套,帶寬也能滿足未來移動應用需求。
三、全面實施業務信息化全覆蓋工作,逐步將機場信息化向智能化推進
縱觀國內機場的信息化建設在廣度和深度上都顯不足。信息化建設比較好的機場,在運行方面有離港系統、安檢信息系統、運行控制系統(有的機場稱之為生產調度系統);辦公方面有OA系統;服務和經營方面也零零星星有一些系統,比如旅客服務方面僅有電話問詢系統,經營方面只做了些對POS機支持的系統。信息化建設不足的機場,尤其是支線機場,可能僅有離港系統,其他方面幾近空白。無論怎樣,目前國內機場的信息化建設離智能化的要求還相去甚遠,業務信息化全覆蓋是機場信息化建設的長期的主要的任務。
機場業務信息化全覆蓋,要在頂層設計的思想指導下實施,即以系統互聯互通的架構設計為關鍵,把移動化作為未來應用的設計方向,建立機場自身數據資源,應用大數據分析手段為企業決策服務。
1.在運行方面,建設集離港、安檢、運控以及空管、航空公司等信息于一體的綜合運行管理平臺
目前國內各機場信息化建設的普遍情況是,與空管和航空公司方面基本沒有信息技術方面的互通、聯動機制;離港與運控系統、安檢與運控系統相互獨立。未來機場應該與空管、航空公司實施信息互通,將封閉在離港系統、安檢信息系統中的信息要充分共享出來,與運控系統集成在一起形成綜合運行管理平臺,讓信息為旅客、工作人員以及駐場相關單位服務,讓信息發揮最大價值。
2.在服務方面,建設以移動應用為基礎,集網站、微信等多種形式的旅客服務平臺
機場作為一個服務型企業,與用戶(包括航空公司、旅客、貨主)進行信息對等的交流溝通至關重要。建設以移動應用為基礎,集網站、微信等多種形式的旅客服務平臺,將機場的服務、商業、乘機安全、航班延誤等信息以多種形式發布,充分滿足用戶尤其是旅客對出行信息的渴求,向用戶提供優質體驗的互動形式,實現機場服務品質的提升。
3.在管理方面,建設集人力、財務、資產等內容于一體的綜合辦公管理平臺
機場的效率不僅體現在航班運控、客貨服務方面,與職能部門相關的各作業流程是否暢通、高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建設集人力、財務、資產等內容于一體的綜合辦公管理平臺是機場信息化程度的另一個重要互聯互通標志。
4.在經營方面,建設集眾多經營項目于一體的非航管理平臺
非航的經營與管理水平是一個現代化機場成熟度的重要標志,作為以智能化為目標的機場,建設集眾多經營項目于一體的非航管理平臺勢在必行。通過非航管理平臺,暢通非航經營管理渠道、規范經營管理流程,提升機場非航經營收益,提升非航管理品質。
總之,智能化是國內外民航業發展的新機遇、新挑戰和新目標,業界對其的解析各有側重,實現方式各有不同,最終結果表現也會各有差異,但有一點是共同的技術創新是推動民航新一輪發展的驅動力。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我國航空貨運發展需應用互聯網思維
- 下一篇:試析國外航空醫療救助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