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機場布局規劃出爐 有你的老家么?
布局原則
優化布局結構。從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出發,發揮民航安全、快捷、舒適、靈活的優勢,有效銜接高速鐵路等交通運輸方式,兼顧公平與效率,構建世界級機場群、國際樞紐和區域樞紐層次清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機場體系,提升機場服務水平。
加密擴能并重。統籌東中西部機場協同發展,重點增加中西部地區機場數量,提高密度,擴大航空運輸服務的覆蓋面;實施繁忙機場擴能改造,提升服務保障能力,適應快速增長的航空需求,滿足廣大人民群眾便捷出行需要。
服務國家戰略。按照“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和有關區域發展戰略,以及國家主體功能區、新型城鎮化的要求,統籌考慮經濟社會發展和各種交通方式的銜接,建立與人口分布、資源稟賦相協調,與國土開發、城鎮化格局等相適應的機場整體布局。
發展目標
2020 年,運輸機場數量達 260 個左右,北京新機場、成都新機場等一批重大項目將建成投產,樞紐機場設施能力進一步提升,一批支線機場投入使用。
2025 年,建成覆蓋廣泛、分布合理、功能完善、集約環保的現代化機場體系,形成 3 大世界級機場群、10 個國際樞紐、29 個區域樞紐。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世界級機場群形成并快速發展,北京、上海、廣州機場國際樞紐競爭力明顯加強,成都、昆明、深圳、重慶、西安、烏魯木齊、哈爾濱等國際樞紐作用顯著增強,航空運輸服務覆蓋面進一步擴大。
展望 2030 年,機場布局進一步完善,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服務水平持續提升。
布局方案
完善華北、東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六大機場群,
到 2025 年,在現有(含在建)機場基礎上,新增布局機場 136 個,全國民用運輸機場規劃布局370 個(規劃建成約 320 個)。
(一)華北機場群。
華北機場群由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5 個省
(自治區、直轄市)內的機場構成。
布局規劃新增滄州、介休、正藍旗等16 個機場,總數達 48 個。增強北京機場國際樞紐競爭力,與天津、石家莊共同打造京津冀世界級機場群;培育太原、呼和浩特等機場的區域樞紐功能,增強對周邊的輻射能力;提升唐山、運城、包頭等其他既有機場發展水平,穩步推進霍林郭勒等機場建設。
(二)東北機場群。
東北機場群由遼寧、吉林、黑龍江 3 個省內的機場構成。布局規劃新增鐵嶺、四平、綏化等 23 個機場,總數達50 個。逐步提升哈爾濱機場國際樞紐的功能;培育大連、沈陽、長春等機場的區域樞紐功能,拓展機場服務范圍;提升錦州、長白山、大慶等其他既有機場發展水平,穩步推進松原、五大連池等機場建設。
(三)華東機場群。
華東機場群由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7 個省(直轄市)內的機場構成。
布局規劃新增嘉興、蚌埠、瑞金、寧德、菏澤等16 個機場,總數達 61 個。增強上海機場國際樞紐的競爭力,與杭州、南京、合肥、寧波等機場共同打造長三角地區世界級機場群,并與其他交通運輸方式優勢互補、深度融合、互聯互通;培育廈門、青島、福州、濟南、南昌、溫州等機場的區域樞紐功能;提升無錫、舟山、黃山、贛州、煙臺等其他既有機場發展水平,穩步推進上饒等機場建設。
(四)中南機場群。
中南機場群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6 個省(自治區)內的機場構成。
布局規劃新增周口、荊州、湘西、韶關、賀州、儋州等24 個機場,總數達 60 個。推進廣州、深圳等地機場資源共享、合作共贏、協同發展,提升國際樞紐競爭力,共同打造珠三角地區世界級機場群;增強武漢、長沙、鄭州機場樞紐作用,培育海口、三亞、南寧、桂林等機場的區域樞紐功能;提升揭陽、柳州、洛陽、宜昌、張家界等其他既有機場發展水平,穩步推進信陽、岳陽等機場建設。
(五)西南機場群。
西南機場群由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5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內的機場構成。
布局規劃新增武隆、甘孜、威寧、楚雄等29 個機場,總數達 78 個。逐步提升昆明、成都和重慶機場國際樞紐的競爭力;培育貴陽、拉薩等機場的區域樞紐功能;大幅增加區域機場密度,優化布局結構,提升萬州、九寨、黃平、麗江、林芝等其他既有機場發展水平,穩步推進巫山、巴中、仁懷、瀾滄等機場建設。
(六)西北機場群。
西北機場群由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5 個省(自治區)內的機場構成。
布局規劃新增寶雞、平涼、共和、石嘴山、塔什庫爾干、
且末(兵團)等 28 個機場,總數達 73 個。逐步提升西安、烏魯木齊機場國際樞紐的競爭力;培育蘭州、銀川、西寧等機場的區域樞紐功能;增加機場密度,提升延安、敦煌、格爾木、中衛、喀什等其他既有機場發展水平,穩步推進隴南、祁連、莎車、圖木舒克等機場建設。
樞紐機場所在地確需建設多個運輸機場的,按國家有關規定報批。航空貨運業務應充分利用現有機場的貨運能力,如需新建以貨運功能為主的機場原則上優先從本規劃中選取,需新建規劃外機場的另行研究。研究內蒙古朱日和等38 個機場的布局,遠期運輸機場規模將達到 408 個左右,將視區域發展、航空運輸需求和周邊機場等情況,在制定五年規劃時研究確定是否開展前期工作。通用機場轉化為運輸機場,需具備相應條件并按相應程序報批。
兩張圖民用運輸機場規劃圖布局示意圖2025與2030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我國2025年形成三大世界級機場群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