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費推高收入 香港機場三跑道回報率達8%
香港機場三跑道壓力測試結果。
香港機場管理局昨天公開委托滙豐銀行所進行的機場第三條跑道(簡稱“三跑”)系統財務安排研究顧問報告,首次披露“三跑”項目的預期內部回報率(IRR)為8%,遠高于2011年估算的3%;最新估算包括考慮:一、將征收的機場建設費收入;二、近年機管局收入增長表現理想。有經濟學者指出,主要是當局擬新開征的機場建設費(涉260億元)變相把收入推高,而且內部回報率只不過是評估“三跑”工程財務安排是否可行,并不代表實際經濟效益,也不應用作決定項目應否進行的理據。
學者:不代表經濟效益
機管局行政總裁林天福昨天表示,“三跑”項目的預期內部回報率達8%,顯示這個項目是切實可行。他解釋近年機管局收入增加,但工程造價沒有大幅上升,推高了回報率,并提到今年首11個月客運量增長8%。另外,“三跑”工程按付款當日造價為1415億元,對比2011年估算時若按付款當日價格計算為1362億元,兩者只相差53億元。
機管局在提交予立法會的文件亦指出,財務內部回報率并無計及任何經濟效益,亦不應與“三跑”帶來的經濟效益混為一談。局方認為,“三跑”將會于50年內產生額外經濟效益4550億元(按2012年價格計算),并創造8萬個新增就業職位,帶來龐大長遠經濟貢獻。
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徐家健認為,內部回報率數字提升,主要是計劃征收機場建設費用的260億元,變相推高收入。但他強調,內部回報率不應用作評估應否推展該項目,并認為機管局沒有針對經濟效益作進一步的深入分析,例如內地經濟放緩,又或者內地推行的“一帶一路”政策等影響。
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黎廣德指出,機管局資金來源其中一部分是不向特區政府派息,“由香港人的袋搶咗錢,現金流才這么強,不是8%就抵做”。同時,因為空域管制問題未解決,運作效率受拖累,實際經濟效益比2011年時估算的數字可能有所減低。
“三跑”整個工程總造價1415億元,當中470億元(33%)的資金來自保留營運盈余,即不派息予政府;另外,260億元(18%)來自由動工至2030/2031財政年度期間收取的機場建設費;還有690億元(49%)須依賴借貸進行。
未定是否延長停派息
林天福昨天強調,局方沒有計劃向立法會申請撥款。被問到一旦出現超支等情況,會否延長停止向政府派息,他說派息與否每年由董事會決定,“但我們做這個財務安排是預計項目建成后,便開始向政府派息”,至于機場建設費會一直收取,至完成還款為止。
黎廣德批評,若日后出現超支等各種問題,變相等于“自動波揼錢落去”,是無底深潭,而毋須經過立法會審批,認為本港在這方面來說,愈大型的基建,監管愈薄弱,基建項目管治水平每況愈下。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