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開工(圖)

2015年12月29日,浦東國際機場三期擴建正式開工;到2019年竣工投用時,這一工程將使浦東國際機場保障的年旅客吞吐能力從4200萬人次增長到8000萬人次。在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的同時,2015年上海機場集團的經營也取得了歷史最好成績,旗下浦東、虹橋兩大機場的年旅客吞吐量達到9900萬人次,成為全國最大的城市機場群。

建設全球最大單體衛星廳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衛星廳是浦東機場三期擴建的主體工程。衛星廳總建筑面積62.2萬平方米,總投資206億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體衛星廳,也是我國內地唯一的機場衛星廳。這一建筑由兩座相連的衛星廳S1和S2組成,形成工字型整體構型。
浦東國際機場衛星廳采用國內出發到達混流、國際分流的基本剖面布局,能夠為基地航空公司的樞紐化運作提供便利。衛星廳設有83座各類登機橋固定端,可以根據航空公司不同機型組合運營需要,提供從89個到125個大小不等的近機位。衛星廳站坪建成投運后,可以使浦東機場由現有不到52%的近機位率,上升到未來的70%以上,從而大大提升樞紐服務品質。
浦東機場衛星廳作為航站樓服務功能的延伸,與現有T1、T2航站樓流程相銜接,形成“航站樓+衛星廳”一體化運營模式,承擔了旅客出發候機、到達、中轉等服務功能。衛星廳與T1、T2主樓通過旅客捷運系統連接,搭乘機場捷運系統的旅客,最多只需要五分半鐘,就能完成從候車到抵達衛星廳的整個流程。其中,西側的S1與現有T1航站樓共同運行,年旅客吞吐量為3680萬,向東上航及部分天合聯盟外航提供服務;東側的S2與現有T2航站樓共同運行,年旅客吞吐量為4320萬,為南航、國航及其他聯盟和航空公司提供服務,形成“南北一體,東西分置”的總體格局。
提升旅客候機乘機體驗
為進一步提升浦東機場的樞紐中轉功能,滿足未來大量中轉、過境旅客服務需要,浦東機場衛星廳在0米層連接廊的核心區設置了中轉中心。在此,國內轉國際、國際轉國際、國際轉國內等各種聯檢設施與值機設施得到了精心組合;中心同時具備海關、檢驗檢疫、邊檢等功能,可為旅客轉港提供集中式服務。
這樣的中心使旅客易于識別,能夠根據不同中轉需要,各行其道,不出樓層就能直接完成中轉手續辦理,更為機場應對大客流創造了有利條件。中心的設立,便于設施互為備用、兼用和錯峰使用,也便于聯檢單位管理,聯檢單位只要在一處配置人力,就可滿足各個流程的監管要求。
浦東機場衛星廳在設計階段,就針對不同旅客的心理需求差異,在衛星廳旅客流程引導、商業購物環境、輔助設施與建筑空間上規劃了差異化服務。
通過大量的調研和信息采集,機場方面發現,國內出發旅客經歷捷運換乘后,更急于登機,據此,衛星廳設計中采取“管道式快速引導”方法,幫助旅客快速抵達登機口;而國際出發旅客在完成一系列查驗手續及換乘轉運后,心情放松,消費意愿加大,衛星廳因而在國際出發區域規劃設置購物中心、商務中心、餐飲娛樂中心等場所。
衛星廳投入使用以后,在其近機位的飛機,也有望縮短滑行時間,使旅客在浦東機場搭乘航班的體驗進一步改善。
除了衛星廳,機場第五跑道、下穿通道、新停車樓等其他配套工程,也正在建設或將于近期開工。浦東機場T1航站樓不停航施工改造,則已于2015年底竣工。

上海機場群2016將跨入億級俱樂部
與基礎設施建設相呼應,是近年來上海兩場航線網絡不斷擴展,業務持續快速成長。
浦東、虹橋兩大機場2015年完成旅客吞吐量超過9900萬人次,同比增長10.6%,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召開之后,增長最為顯著的一年。與此同時,浦東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327萬噸,同比增長2.8%。至2015年年底,上海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在全球城市機場群中排名第7,浦東機場年貨郵吞吐量在全球機場中連續第8年排名第3。
統計顯示,“十二五”期間,通航浦東機場的航空公司從83家增加到100家,其中國內航空公司28家,國際和地區航空公司72家;通航點從181個增加到210個,其中國際和地區航點121個。浦東機場2015年的6000萬人次旅客吞吐量中,出入境旅客超過50%,繼續鞏固內地最大空中口岸地位。目前浦東機場至美國的航點數達到12個,在亞太地區排名第2;浦東至莫斯科、巴黎、慕尼黑、洛杉磯、多倫多、紐約和夏威夷等多條歐美重要航線都在2015年得到了加密,國際航線網絡更趨完善。浦東機場已基本涵蓋除南美洲以外的主要國際航點和60%左右的國內城市,網絡覆蓋度基本達到國際大型樞紐機場水平。天合聯盟、星空聯盟、寰宇一家等各航空聯盟持續增加上海地區運力投入,浦東機場積極借助航空公司聯盟平臺拓展全球航線網絡,航線通達性也已接近世界大型樞紐水平。
在2015年,上海虹橋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3900萬人次,同比增長2.9%。“十二五”期間,虹橋機場利用臨近市區及“空鐵聯運”便利條件,積極協調各大航空公司,優化精品航線網絡布局。五年間,上海-北京、上海-深圳、上海-廈門、上海-青島等16條精品航線陸續完善。隨著2017年虹橋T1航站樓改造完畢,虹橋將形成“東西聯動”、“比翼齊飛”之勢,為旅客帶來更加舒適、便捷的空地交通服務體驗。
而在2016年,上海機場集團更獲得了諸多有利的發展機遇。上海自貿區建設的推進、上海迪士尼樂園的開園,意味著民航客運與航空物流的宏大市場前景。
來自上海機場集團的信息顯示,在2016年年內,上海城市機場群將跨入億級機場俱樂部行列;預計到2020年,上海兩大機場的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1.1-1.2億人次,有望進入全球城市機場群前三位;年貨郵吞吐量將達到400萬噸,持續鞏固全球前三的地位。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