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機場:新國際中轉區和中轉流程啟用 中轉距離短、時間少
“體驗不錯,挺順暢的,以后會多選擇從深圳中轉。”10月12日,經海關批準,深圳機場新的國際中轉區域及中轉流程正式啟用。當天下午,從莫斯科飛抵深圳的CZ8372航班50余名中轉旅客,首批體驗了新的中轉服務流程。全新的國際中轉區域通過完善中轉場所、優化查驗流程,進一步提升了經深中轉旅客通程體驗,旅客在深圳機場轉機的步行距離更短、更省時。
作為衡量一個機場樞紐功能的重要指標,國際航班中轉便捷程度對于深圳機場打造國際航空樞紐具有重要意義。據了解,在此之前,海關在航站樓一樓國際入境查驗區域進行監管驗放,國際中轉旅客抵達深圳后要在國際到達區域進行回流,因此也導致中轉流程線路不順暢。
為提升旅客中轉體驗,深圳機場自2017年2月起對國際區域實施改造,在航站樓二層新建了國際中轉區域,并設計了全新的國際中轉流程。此次國際中轉區域全新啟用后,國際轉國內通程航班的旅客在航站樓一層辦理邊檢入境手續后,步行1-2分鐘即可到達二層國際中轉區域接受海關查驗,無需再繞行至國際到達區域海關監管區,相較之前的流程可節省10分鐘左右的中轉時間,方便旅客高效銜接后續航班,有效提升了經深圳中轉旅客的通程體驗。
“體驗不錯,比較順暢”。剛從莫斯科飛抵深圳,準備轉機回上海的旅客劉女士告訴記者,從入境大廳走幾分鐘就能來到新的國際中轉區,整個中轉流程很快捷、很方便。記者在現場看到,配合新的國際中轉區和流程啟用,機場海關還增配了協管員輔助查驗,進一步優化旅客通關體驗。
機場海關副關長丁彤波介紹說:“國際中轉廳開通后,國際旅客經深中轉的體驗感將會有質的飛躍,在現有‘一次托運’和‘一次值機’的基礎上,擁有區別于普通旅客的專屬行走路線,接受海關的專場監管,享受專區通關服務,候機、休息環境顯著改善,行走距離縮短70%以上,候機時間壓縮一半以上。”
據了解,隨著近年來深圳機場加快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深圳機場口岸功能及配套服務也持續完善。今年5月,外國人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在深圳機場正式實施,國外旅客經深圳機場進出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更加方便。此外,深圳機場目前還在25條國際航線上開通了“通程航班”,旅客經深中轉進出境,無需在中轉時提取行李。國際“通程航班”試行一年多來,共有超18萬旅客體驗了該項服務。隨著此次深圳機場新的國際中轉區和中轉流程啟用,深圳機場轉機將更加方便,作為國際樞紐的中轉吸引力將進一步增強。
據介紹,深圳機場接下來在不斷優化國際中轉區域設施設備和服務的同時,將聯合海關進一步完善國際“通程航班”功能,逐步推出“行李全委托”“先期機檢”“無感通關”等改革措施,深挖國際客運中轉業務增長極,助力深圳國際航空樞紐建設。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敦煌機場:提前81天趕超去年全年旅客吞吐量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