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機場集團實現國內首家集中氣象預報運行新模式
近日,民航高質量發展指標框架體系試點項目—全國首家集中氣象預報中心氣象預報運行新模式以優秀成績順利結題。這是黑龍江機場集團踐行“平安機場”建設,實施科技興安戰略的有力舉措,標志著民航氣象預報從單一向系統化轉變,民航氣象預報進入以“點”服務“面”的新時代。
黑龍江機場集團集中氣象預報中心以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為核心,通過集中優勢力量、利用科技手段,統一為省內支線機場提供飛行氣象預報服務,探索解決中小機場民航氣象預報人才匱乏、管理規模大、預報水平不均衡等問題,進而提升飛行安全保障能力。目前,該中心為省內齊齊哈爾、大慶、伊春、雞西等8家支線機場進行集中氣象預報,自2020年9月試運行以來,從未發生異常報文情況;預報平均準確率得分為95.88分,高于8家支線機場傳統氣象預報94.89的平均分;發布的有效趨勢預報平均準確率為25.27%,超過8家支線機場傳統氣象預報22.43%的平均準確率。在集中氣象預報運行模式下,支線機場預報準確率有效提高,為確保飛行安全提供了可靠保證。
該中心應用云服務數據共享以及數據的快速融合、同化等先進技術,包括航空氣象業務支撐分系統、航空氣象數據一體化分系統、航空氣象集中預報分系統及航空氣象輔助分系統4套分系統,具備氣象基礎數據及支線機場數據實時采集、處理、分析、存儲及預報產品的制作與發布等功能,實現了全鏈條、全流程的氣象預報制作與交換。同時,引接國家氣象局云服務平臺數據、地方氣象局基礎資料、多模式數值預報產品、民航氣象情報以及支線機場實時天氣監控數據等,本地建成風云-4高時空分辨率靜止氣象衛星資料數據庫,并同步啟動建立健全相關規章制度、人員培訓、集中預報試運行演練、安全評估等配套工作,逐步實現預報產品精準程度高、實時性強。
因集中氣象預報中心僅需建設在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平均每日值班員工人數與傳統預報模式相比大幅度減少,具備了同時保障多家支線機場,優化資源配置的優點,可提升保障與管理能力,減少投入成本;也可借助省會地域優勢,招錄到較為優秀的專業氣象預報人員,聚集人才,集中培訓提升業務水平,強化業務能力,也為支線機場解決人才引進困難的問題提供了解題思路。
黑龍江機場集團將持續推進集中預報獨立運行,在創新理念、創新模式推動下,不斷優化升級,助力民航四型機場建設,助推民航高質量發展。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和田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萬人次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