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25年 三亞機場揚帆正當時
1994年,三亞鳳凰國際機場(以下簡稱“三亞機場”)建成通航,通航后的前幾年,三亞機場發展較為緩慢,進入了一段“陣痛期”。2002年,海航集團開始管理運營三亞機場,在海航集團強大的依托下,三亞機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接了海航集團管理制度和企業文化,企業管理步入現代企業軌道;生產指標強勢增長,邁入國內千萬級機場行列;扭轉了管理運營前連年虧損狀況,實現持續盈利;安全服務體系得到完善,品牌建設卓有成效;基礎建設穩步推進,處處充滿著生機與活力。從此,三亞機場的發展進入了“快車道”,服務水平得到全球權威機構認可,三期擴建工程、航路優化工作正穩步推進,綜合保障能力穩步提升。
2018年,正值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海航創業25周年,在海南省各項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在海航的精細化管理下,三亞機場再次迎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機遇期,這也更加堅定了三亞機場全體干部員工追求卓越、打造世界級濱海旅游度假機場的決心。
海航接管 鳳凰“涅槃”
1994年7月1日,隨著一架波音747客機平穩落地,三亞這個曾經偏安一隅的小城市終于迎來了機場通航的這一天。從此,祖國最南端的天涯海角架起了一條“天路”,拉近了三亞與世界的距離。然而,受當時大環境及自身經營的影響,通航初期的三亞機場客流量增長緩慢、連年虧損、訴訟纏身。剛“出生”的三亞機場便經歷了一段漫長的陣痛期,這只“鳳凰”猶如經歷了一場涅槃前淬煉。
2002年5月28日,是三亞機場不平凡的一天,為探索國企改革的成功之路,海航集團開始管理運營三亞機場,三亞機場從此翻開了新的一頁。在海航集團的管理運營下,三亞機場實現了資產、債務、股權、管理的整合,通過導入先進的海航管理機制和先進的企業文化,三亞機場當年的業績便取得顯著成果:客流量首次突破100萬,達149萬人次。企業發展也大見成效:企業管理體系得到全面構建,企業經營機制得到根本轉換;企業形象得到全新塑造,企業品牌建設碩果累累;企業文化根植人心,員工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2004年,海航集團完成對三亞機場的重組,實現通航十年來的首次盈利。“鳳凰涅槃,浴火重生”,此時的三亞機場運輸生產實現再次實現歷史性突破,年客流量達269萬人次;遺留法律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國有資產順利實現保值增值。有著海航集團強大的資金和管理支撐,有著政府及各級主管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三亞機場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踐行真情服務 彰顯海航品質
三亞機場引入海航完備的服務品質管理體系,秉承“鳳凰于飛·溫馨相隨”的服務理念,堅持“首問責任制”,踐行民航“真情服務”。通過換位思考、固化服務標準、優化服務細節,力求為旅客提供賓至如歸的服務體驗。近年來,三亞機場為對接國際民航服務最高標準,先后參與了國際機場協會ASQ旅客滿意度、SKYTRAX全球最佳機場評選等全球頂尖旅客服務滿意度調查項目。根據參評項目要求,三亞機場對各類軟硬件進行逐項整改優化,取得了豐富的成果。先后獲得ACI“亞太地區最佳進步獎機場”、SKYTRAX“全球最佳貴賓航站樓”“SKYTRAX四星機場”“2015年度ACI全球500-1500萬吞吐量機場規模ASQ旅客滿意度第一名”“2015年度ACI全球ASQ旅客滿意度最佳區域機場亞太區第二名”“2015年度ACI全球ASQ最佳規模和區域機場(亞太區域和500-1500萬規模組)”等獎項。2018年3月,三亞機場憑借優質的旅客服務榮獲ACI“2017年度全球最佳機場1500-2500萬規模組ASQ第一名”“2017年度全球最佳機場(亞太區)ASQ第三名”兩項世界大獎,再次斬獲ACI最高榮譽。這標志三亞機場服務品質不僅獲得國內和社會各界的認同,更得到了國際行業權威機構認可。
軟硬件升級 提升綜合保障能力
1994年通航時的三亞機場航站樓面積不足2萬㎡,設計保障能力為年旅客吞吐量150萬人次,僅有2個登機廊橋,9個停機位,無法適應機場快速發展的需要。海航集團審時度勢,在管理運營三亞機場后,投資近40億元,及時啟動了二期和三期擴建工程,不斷提升三亞機場的保障能力。據悉,三亞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將于2018年全面完工,待三期改擴建項目全部完成后,候機樓面積將達到10.5萬㎡,停機位達到78個,屆時可保障年客流量2500萬人次。
2014年1月,海南島空域調整方案得以最終批復,海南上空新辟三條空中航線,極大緩解了海南民航空域緊張的局面。此外,三亞機場積極推行4G站坪調度系統,嚴格落實和優化各項保障細節,將航班正常性工作提升到了重點工作來抓。經過幾年來的常抓不懈,三亞機場航班正點率得到大幅提升,綜合保障能力大大提高。

三亞機場候機樓及航站樓航拍圖
乘政策東風 載鳳凰揚帆起航
海航管理運營三亞機場后,機場生產保障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客流增長幅度一度超過50%;2007年客流量首次突破500萬;2011年客流量首次突破1000萬,邁入千萬級機場行列;2017年客流量近2000萬人次,達1939萬,再創歷史新高。
截至2017年底,三亞機場累計運營的航空公司達44家,其中國內公司28家,國際及地區公司16家;運營航線161條,其中國內航線134條,國際及地區航線27條;通達城市97個,國內城市70個,國際及地區城市27個;實現新增航點15個,國內航點7個,國際及地區航點8個。目前航線網絡已覆蓋全國主要省會城市、一二線重點城市及香港、臺灣、俄羅斯、韓國、中亞、東亞、東南亞等“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重要的國家和地區,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航線網絡布局。值得一提的是,三亞機場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及時調整國際航線網絡布局,聯動航空公司與包機商,優化市場需求旺盛的國際航線,全面推動國際航線市場的開拓。2017年全年國際旅客客流量達84.6萬人次,再創歷史新高。
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鄭重宣布,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2018年5月1日,59國入境免簽政策正式施行,作為海南省的重要交通樞紐,三亞機場將繼續立足大局,緊跟國家戰略部署,攜手航空公司不斷優化現有航線網絡結構,充分利用第五、六航權政策優勢,推動更多新國際航線航班落地。據悉,三亞機場計劃在2018年下半年新開直飛韓國、歐洲并加密直飛俄羅斯的國際航線航班,一方面為三亞形成多向穩定客源,帶來穩定增長的國際入境客源,另一方面為三亞搭建更加豐富的國際國內航線網絡,形成便利國際航空運輸通道,助推三亞中轉航空樞紐功能的實現。

三亞機場參加第16屆亞洲航線發展大會

三亞機場2017辭舊迎新航班迎送活動
碧海藍天,椰影海風,海南國際旅游島以這份獨有的美吸引著海內外游客,伴隨著國際旅游島的日益開放繁榮,三亞機場以十九大精神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緊跟“一帶一路”倡議與“海南自由貿易區建設”發展機遇,向海南建省辦特區30周年、海航創業25周年獻禮!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ARJ21飛機在黑龍江開啟樞紐區域化運營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