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強:我國大飛機領域正向第一梯隊邁進
3月9日,全國政協委員、航空工業制造院院長李志強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獨家采訪時表示,十年前國家啟動了大飛機重大科技專項工程,其中大型軍用運輸機已經研制成功,C919大型客機和AG600大型水上飛機也都已經實現首飛,也就是專項工程里的三個不同類別的大型飛機已經首飛完成。
李志強指出,大飛機重大科技專項工程對我們的基礎工業有很大帶動作用,因為航空產品技術密集度很高,它對國家基礎工業的配套能力要求特別高,對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程度的要求也很高。
他說,比如基礎材料,通過大飛機專項工程,國產碳纖維的自主化水平和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而原來碳纖維都是依靠從日本和美國進口。通過大飛機專項工程,目前T300和T700級別的碳纖維已經實現了自主化,而且是以軍民融合的方式在民營企業實現了批量生產。這也為后續航空航天工業發展自主的產品,提高自主保障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需要一提的是,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平衡、兼容發展,深化國防科技工業體制改革,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軍民融合的國家戰略正在推進當中,比如民營企業給軍工企業配套已經開始實施。”李志強說,國有企業和軍工企業提需求,民營企業負責投資和產業化,但產業化出來的產品是否可用、能不能用,還需要國有企業和軍工企業來驗證。
對于我國在大飛機領域與國際相比較的位置,李志強表示,“我們目前還沒有處于領先地位,但正在向這方面努力。從大飛機的角度來看,美國有波音,歐盟有空客,我們現在努力的目標就是成為跟他們競爭的第三級”。
同時,他表示,如果以大飛機首飛為標志,大飛機領域已進入第一梯隊;但如果從已進入市場的時間來看,那還要等上幾年。雖然C919已實現首飛,但還沒有交給航空公司去運營。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星占雄:建議調整民用機場飛行程序有關規定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