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規模"轉"立新城"!鄭州航空港區上演"變形記"
3月7日是具有標志性意義的時間刻度。五年前,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獲批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我國唯一由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國家級航空經濟先行區。
按照“三年打基礎、五年成規模、十年立新城”的總體目標,五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航空港實驗區建設大樞紐、發展大物流、培育大產業、塑造大都市,圓滿完成“打基礎、成規模”目標任務,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航空港實驗區也將從“成規模”正式邁向“立新城”!
今天上午,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2018年度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會議回顧了過去五年的成就,謀劃未來發展工作,并動員部署“十年立新城”的總體目標。
“成規模”的這五年
鄭州市委常委、航空港實驗區黨工委書記馬健在鄭州航空港區2018年度工作會上發表了講話,并對過去五年航空港區的發展進行了總結。
2017年,航空港實驗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700.1億元,是2012年的3.4倍,年均增長19.4%;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295.3億元,是2012年的4.1倍,年均增長22.7%;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6.27億元,是2012年的5倍,年均增長47.7%;
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80.5億元,是2012年的5.9倍,年均增長42.4%;
手機產量2.99億部,是2012年的4.4倍,年均增長約4000萬部;
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498.1億美元,是2012年的1.8倍,年均增長12.2%,全省、全市占比分別達到65.1%、83.5%;
航空客運完成2430萬人次,是2012年的2.1倍,年均增長15.8%;
航空貨運完成50.3萬噸,是2012年的3.3倍,年均增長27.2%。
你是這樣的港區!
數字太抽象?你一定想知道圓滿完成目標的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究竟“長”啥樣?這些生活中的場景一定會讓你為之點贊!
戰略地位越來越重。目前,與航空港實驗區密切相關的國家戰略和平臺多達12個,其在全省乃至全國發展大局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開放之路越走越寬。“空中絲綢之路”越織越密,多式聯運日臻完善,鄭州機場客貨運量躍居中部地區“雙第一”,年貨郵吞吐量突破50萬噸,首次躋身全球機場50強;我國內陸地區種類最全、功能最強、效率最高的立體口岸體系已然成型。
綜合實力越來越強。五年來,航空港實驗區經濟總量增長了3.4倍,達到700.1億元;建成區面積近80平方公里,擴大了4倍;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498.1億美元,占全省近七成;八大產業集群發展迅速,全球智能終端基地地位初步確立;鄭州新鄭綜保區進出口總值蟬聯全國綜保區第一……
2018,立個“小目標”
2018年,在由“成規模”向“立新城”邁進的轉折之年,航空港實驗區建設將繼續發力!
在航空港實驗區2018年度工作會議上,鄭州航空港實驗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張春陽表示,2018年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圍繞“一持續兩提升一轉變”總體思路,聚焦“空中絲綢之路”先導區建設,聚焦增強綜合經濟實力,著力打造“四個航空港”,發揮好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雙城引領”作用,為“中原更出彩”做出新貢獻。
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5%。
關鍵詞說“立新城”
在邁進“立新城”的“五年之約”中,著力打造“四個航空港”成為未來發展的關鍵詞。屆時,一座“國際、魅力、機遇、幸福”的航空新城將初步呈現!
國際航空港
建設輻射境內外、聯通東中西的國際航空物流樞紐中心,建設功能最全、效率最高的通關口岸體系,建設領事館區、國際社區、國際醫院、國際學校與國際商貿、文化、技術、信息、人才交流交易中心等國際化要素保障平臺,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樞紐經濟集聚區,申建內陸型自由貿易港,創建最優開放經濟新體系。
去年11月17日,一架載有32噸智利藍莓和櫻桃的包機從智利抵達新鄭國際機場。據悉,智利的櫻桃每年有80%運往中國,近七成由鄭州機場口岸進境,支撐鄭州成為全國最大的空運進口水果集散地和分撥中心。
魅力航空港
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大幅提升城市建設品質,著力營造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政治生態環境,整潔有序平安美麗的城市生活環境、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建設一個外在美麗內有活力的航空港,創建國家航空經濟創新引領示范區。
去年7月6日,全省首張企業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在航空港實驗區發放,莫云茶葉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國強成為受益者,通過商事注冊名稱自主核準系統,李國強只用了五六分鐘就完成了企業名稱核準。“這是我們推動‘互聯網+’商事制度改革的一項創新舉措。”工商部門工作人員用三個關鍵詞概括了這次改革的好處:“方便”,打破時間空間概念。“簡化”,核準程序由原來的6個步驟減少為2個步驟。“快捷”,改變了過去核準周期長、商事主體重復往返的局面,大大降低了申請人的時間成本。
機遇航空港
以智能終端為代表的世界級電子信息先進制造業集群為主導,以提升供給體系質量先行區為目標,打造創新高地、創業高地、人才高地,營造尊重企業、尊重人才的社會氛圍,讓入區企業、人才擁有更多發展機遇。
今年春節剛過,航空港實驗區智能終端(手機)產業園二期項目投入使用,為這個全球重要的智能手機研發生產基地迎來2018年開門紅。據悉,智能終端(手機)產業園二期總建筑面積約54.8萬平方米,總投資約25億元人民幣,未來可滿足40家以上手機及智能終端相關企業入駐,目前已簽約酷美智能、OP-PO/vivo展示及快修中心等企業20余家。
幸福航空港
高水平推進合村并城,實現農村快速變城市、村民快速變市民;大幅提升教育醫療文化水平,大幅提升全民文明素養,擴大就業,擴大社保覆蓋范圍,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今年春節,李文化一家由“村民”變“市民”,第一次在自己航空港實驗區的新房里過了春節。他們住的安置小區,有電梯、花園、配套幼兒園、社區活動中心,出門不遠就是雙鶴湖公園,這讓幾十年來以務農為生的李文化一家深感滿意。“兩個孩子一個在附近的手機生產廠上班,一個在附近的商場當營業員,日子美著呢!”
通過“四個航空港”建設,確保實現“十年立新城”目標,切實將航空港實驗區建成一座充滿魅力、充滿機遇、充滿幸福的國際化現代化航空新城。
從“一張藍圖”到“現實樣板”,從“一個蘋果”到“一片果園”,從一個“港”到一座“城”……航空港實驗區創造出一個又一個“河南速度”,演繹出一次又一次華美蝶變——這是國家、省、市關心關懷、大力支持的結果,是舉全省之力建設的結果,也是每位港區人“爭分奪秒、拼盡全力”的結果。
如今,航空港實驗區已步入“立新城”的嶄新發展階段,這預示著又一個新的五年即將起航。
新時代,新征程,新作為。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航空港實驗區已站上新的起點,重整行裝,朝著建設“國際航空港、魅力航空港、機遇航空港、幸福航空港”的目標,迎春再出發。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獎狀700經度亞太地區首秀創下迄今最長飛行紀錄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