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機場動力能源公司:暑運保障中的“望聞問切”
隨著9月的到來,2018年暑運落下帷幕,首都機場動力能源公司在暑運期間,科學調控、注重服務,利用“望、聞、問、切”四大舉措,共同促進航站樓夏季供冷品質提升,為廣大旅客提供舒適、愉悅的出行體驗。
“望”:信息平臺構建智慧機場
百萬平方米的航站樓,只用兩人就能讓所有公共區域的溫度保持在24±2℃。航站樓空調站的工作人員只需動一動鼠標,各個區域的實時溫度就會呈現在屏幕上,一眼望去,全樓溫度盡收眼底。工作人員使用的就是動力能源公司“綜合能源監控系統”,該系統匯集了近3年航站樓夏季運行的溫度數據,通過后臺處理分析后,系統可以為工作人員提供科學的調控建議。在這套系統幫助下,無論烈日炙烤,或是雷雨磅礴,航站樓內始終保持著環境舒適、溫度宜人。
“聞”:設身處地了解旅客感受
溫度保障的好不好,不能只看數據,更重要的是用戶的口碑。在暑運期間,航站樓空調站開展了夏季高溫特巡工作,巡視路線涵蓋了航站樓內受季節影響和客流量影響較為明顯的易高溫區域,工作人員每日步行十余公里,只為切身體會旅客在登機流程中的真實感受,從而營造更加舒適的迎候機環境。此外,為駐場單位提供舒適的工作環境也是航站樓空調站的重要職責之一,為了進一步拓寬與駐場單位的溝通渠道,航站樓空調站設計制作了“真情服務卡”,小小一張卡片,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也收獲了用戶的信任。
“問”:產學合作找準耗能關鍵
服務質量上去了,能耗指標還要降下來。動力能源公司的“梧桐樹”引來了清華大學這只“金鳳凰”,在與清華大學的合作中,航站樓空調站提供了空調系統作為測量計算的實例,而清華帶來了專業的團隊和頂尖的技術。在實踐與學術的碰撞中,航站樓空調系統節能新舉措也應運而生。樓體封圍工作使航站樓的內環境部與夏季高溫空氣隔離開來;自動門風幕的添加為開放式空間加上了一面無形的保溫墻。一些列舉措,促進了航站樓空調系統節能效果的提升。
“切”:風調水暢保障供冷品質
空調系統的風道水路就好比人體的“脈搏”,風、水供應的充足,分配的合理,航站樓的供冷品質才能得到保證。航站樓空調站集結業務骨干成立“專項小組”,為航站樓空調系統“把脈問診”。小組成員們奔波于各個空調機房之間,爬梯上頂、屈身入箱,測量計算,調節補償,一天的工作過后,他們衣服早已被汗水打濕。但正是這份辛勤的汗水,換來了空調系統的風調水暢,換來了首都機場航站樓的清涼一夏。
暑期已過,秋高氣爽,但航站樓內的“望、聞、問、切”還在繼續,動力能源人始終保持著夏天般火熱的工作熱情,為旅客送去舒適的“春風”。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新疆機場集團8月運輸旅客突破330萬人次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