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環境保護新要求,打造綠色機場新標桿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今年6月27日,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明確將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列為此次行動的重點區域之一,同時對發展綠色交通體系提出了具體要求。首都機場明確提出將建設超大型國際樞紐機場的“平安機場、綠色機場、智慧機場、人文機場”標桿,綠色機場標桿的建設尤為迫切、勢在必行。當前,需要牢牢把握四個方面:一是規劃先行,二是改革創新,三是項目驅動,四是監督落實。
首先、做到規劃先行
規劃是建設綠色機場標桿的前提。
一是明確整體思路。首都機場會同聯合國環境署,制定了《首都機場綠色機場專項規劃(2018-2030)》,規劃與黨中央、民航局、北京市和首都機場集團公司的新要求,逐層對標,細化落實,形成了較為全面、系統的綠色機場規劃。
二是自覺提高標準。目前,首都機場是國內首家與聯合國環境署完成綠色機場評估的機場,也是國內率先實現ACA1級和2級認證規劃的機場。未來,首都機場力爭率先實現ACA3級和3+級認證。在規劃中就自加壓力,定下更高目標。
三是明確工作機制。首都機場專門成立了“綠色機場建設領導小組”,下設“大氣”、“能源”、“水質”專項行動工作組,明確了41項近、遠期指導性目標,并將任務分解落實,做到層層細化、層層負責。同步摸索建立“查”、“改”、“看”的工作機制,做到齊抓共管、找準問題、立行立改。
其次、加強改革創新
改革創新是建設綠色機場標桿的關鍵。
一是推廣環保新理念。近年來,一些前沿科技高速發展,“智慧+綠色”的環保新理念已成為主流。下一步,首都機場通過利用大數據技術,將綠色環保理念植入生產運營的全過程,努力實現綠色運營。
二是應用環保新技術。著力降低能源損耗和環境污染。積極更新橋載電源,同步探索智能廊橋的測試與應用;進一步引導各駐場航空公司,擴大橋載電源的使用率;抓緊研究推動T3行李自動回傳系統的研究及建設。
三是借鑒環保新經驗。在“綠色機場”建設的某些領域,兄弟機場已經開始了一些新嘗試。首都機場通過組織赴白云機場、深圳機場、珠海銀隆公司的考察,重點借鑒一體式直流充電樁、新能源車輛替代、微儲能等方面的先進經驗。
第三、實施項目驅動
項目是建設綠色機場標桿的抓手。
一是抓節能降耗項目。首都機場計劃參照《綠色航站樓》等標準,年內完成“航站樓內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的建設,并計劃將全場高桿燈更換為LED光源燈具。積極研究推動遠機位登機橋項目,同步研究引入機坪“電儲能”設備。二是抓大氣治理項目。重點加快新能源車替代燃油車的進程。自2018年7月1日起,首都機場已經停止受理燃油車入場申請。加快推動在所有駐場燃油車輛安裝SCR尾氣處理裝置。同時,聯合順義區環保局,全面開展為期4個月的“空側機動車輛尾氣檢測”項目。三是抓水質提升項目。重點推動“西航空凈化站出水提標改造”項目,確保2018年底出水水質達標;加快除冰液及機坪油污清洗廢液回收體系建設,實現回收率100%;通過航站樓節水設施改造項目,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第四、抓好監督落實
監督落實是建設綠色機場標桿的保障。
一是全員行動。環境治理,人人有責。將首都機場打造成為綠色機場標桿,非一家單位或一個部門可以實現。因此,首都機場將利用安委會的平臺,探索建立以機場管理機構為主,各重點駐場單位參與的聯合工作機制,凝聚共識、通力協作、狠抓落實。
二是嚴格考核。今年5月底,第一批中央環保督查“回頭看”已經全面啟動,“監管從嚴”、“處罰從重”的環保監察新態勢已經形成。抓規劃、抓創新、抓項目,關鍵還在于落實。后續,首都機場將針對各項環保重點工作,設立時間表、路線圖、責任人,開展專項督辦,嚴格考核兌現。
三是鞏固提升。綠色機場建設不是一陣風,而是一場持久戰、攻堅戰。首都機場建設綠色機場的標桿,不能有任何松氣、歇腳的念頭。后續,首都機場將通過持續改進提升,逐步積累形成一批可復制和可推廣的先進項目,努力建設成為行業領先的綠色機場新標桿。(作者系首都機場股份公司總經理)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空港觀察:“空戰”實為搶奪高端市場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