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清:無人機產業發展迅猛 給安全管控提出挑戰

圖: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王志清在2018全球無人機大會上發表講話。
9月10日,由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四川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18全球無人機大會在成都開幕。國際民航組織及成員單位,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空管委,國際國內知名無人機廠商和運營商、研究機構、院校等約600人參會交流。
本次大會是國際民用航空組織代表聯合國舉辦的重大活動,旨在深入探討無人機、有人機融合飛行標準和法規,具體研究如何調整現有的航空監管框架,以滿足遠程駕駛航空器/無人機的大量飛行活動需求,促進無人機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大會將于14日閉幕。
9月10日,大會開幕現場,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王志清發表了致辭。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隨著新一輪產業革命的推進,無人機產業涌現出了非常迅猛的發展態勢。
一是應用范圍不斷拓展。從傳統的個人娛樂、影視航拍、農林植保等領域拓展到了新興的物流快遞、警用巡邏、醫療救護等領域。并且,在部分的領域呈現出替代有人駕駛航空器的趨勢。
二是產業結構不斷完善。一系列種類齊全、功能多樣、安全可靠的無人機產品應運而生。從而形成了配套齊全的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產業體系。
三是商業模式不斷創新。無人機與各相關行業深度的融合,無人機加租賃、無人機加保險、無人機加培訓等新的商業模式大量涌現。
據預測,未來全球無人機產業將持續保持快速發展的態勢,年均增長率將超過30%。
無人機作為一種新的業態,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對我們的法規制定能力、空管保障能力特別是安全管控能力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戰。如果管控過嚴,將會扼殺整個蓬勃發展的無人機產業,如果失之過寬,則會帶來諸如黑飛、非法干擾等一系列問題,甚至可能會引發公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國家安全的惡性事件。這些問題已經成為全世界共同面臨的監管難題。
面對新的挑戰、新的問題,中國作為無人機生產和使用的大國正在采取行業管理加社會管理的管理模式。對無人機運行實施全面的管理,通過加強地方政府、軍隊與行業管理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形成促進無人機持續健康發展的合力。民航局在行業管理領域,通過技術加規章加系統的方式,積極構建完整的無人機管理體系。
首先是依靠技術,有效防范。我們搜集公布了170余個民用機場的障礙物控制保護范圍數據,積極支持企業通過設置電子圍欄等技術手段不斷提升應對無人機干擾的能力。
二是依靠制度,科學管控。按照松緊適度的管理思路,在無人機準入、運營等方面出臺了11個規范性的文件。通過科學設定標準,科學劃定分類,避免因管理過嚴而扼殺了整個蓬勃發展的無人機產業。
三是依靠系統,實名管理。建立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登記系統,并實施實名登記制度。目前,注冊數量已經達到24萬架以上。與此同時,開展無人駕駛航空器操控人員的培訓和證照管理。目前,經過嚴格培訓后的持照人員已經達到4萬多人。通過多方面的努力,中國無人機保持了有序快速的發展。無人機黑飛、非法干擾等專項治理也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無人機的發展是全球性的趨勢,無人機的有效治理是我們面臨的共同課題。我們愿在國際民航組織的整體框架下,秉承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態度與各方一道攜手共建安全、有序的無人機運行管理體系。
一是加強法規標準體系建設的合作。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行、安全、安保、環境和隱私保護等方面加強交流與溝通,逐步完善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并在此基礎之上積極探索適應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無人駕駛航空器的監管模式。
二是加強空管服務體系建設的合作。在信息共享、整合等方面,加強交流與溝通,逐步推進有人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空中交通管理體系的融合。為無人機運行拓展更大的空間。
三是加強科技創新體系的合作。在無人駕駛關鍵技術等方面加強交流與合作,不斷的推動自下而上的技術創新,加速技術發展的進程,加快形成規范、有效、開放的技術創新體系。為無人機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