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家獅傳人帶您扎“南獅”,“非遺文化”又一次走進白云機場
10月16日,非遺文化藝術展走進白云機場,扎作獅頭、佛山剪紙、香道、廣彩、彩瓷等項目展示,吸引了很多中外旅客駐足觀看。非遺傳承人現場教授非遺技藝,帶領大家一起近距離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活動現場,黎家獅第五代傳人黎婉珍、第六代傳承人周嘉欣,攜帶數十只不同形象的獅頭一亮相,即受到廣大旅客的歡迎和圍觀。“傳統南獅獅頭,其實是以三國的人物作為題材,運用戲劇里面的面譜做底色,再配上傳統的花紋如唐草紋、虎斑紋、額頭云等來塑造劉關張的英雄形象。彩獅是劉備獅,紅黑獅是關公獅,黑白獅是張飛獅。三國英雄中的忠、義、仁,在黎家獅的細節中都能看到。”黎婉珍一邊示范獅頭扎作,一邊講解黎家獅的特點:“額頭高且飽滿,口大帶笑,明牙震舌,獅頭有靈氣,可以嚇走年獸,所以我們做的時候要有心,將獅頭的精氣神做出來。”
據介紹,獅頭扎作一共分四大工序:扎作、撲紙、寫色、裝配。其中最難的是扎作的工序,因為除了底框的尺寸和幾條主竹的尺寸是有記載具體的數據之外,其他部分的竹子粗細厚薄等,都要靠手藝人的經驗和對獅頭的審美去判斷,所以每個獅頭都是做獅人獨一無二的作品。扎獅主要以竹篾、紗紙為材料,為了扎出的獅胚牢固精巧,要經過1300多個結口;再用紗紙、紗綢為原料撲獅,一般里外蓋三層紗紙,中間夾以紗綢把獅胚糊起來;寫獅即用油彩上色,按照各種花紋圖案,描繪紋樣;最后是裝獅,涂上光亮的油漆后,裝配上兔毛、絨球等材料,使做出來的獅頭,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現場,不少旅客參與其中,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自己動手為獅頭上色,創作出一個個風格獨特的作品。旅客張小姐興奮地參與體驗,拿著制作好的獅頭擺出各種pose合影留念,還不忘曬到朋友圈,與朋友們一起分享在白云機場偶遇的“驚喜”。
剔透雅致的“佛山剪紙”同樣受旅客歡迎,一張薄薄的剪紙,體現的是民間文藝的獨特性和珍貴性。每一份手工剪紙,都擁有不一樣的靈魂。旅客張女士在剪紙老師的手把手教導下,認真地制作自己的“作品”,從握刻刀的手勢開始學起,“太佩服非遺大師們了,這樣的精湛工藝真的沒那么容易學,這些精致的手工作品是機器制作代替不了的。”
現場還有廣彩、木雕、彩瓷等展示,獨具西關風情的廣彩首飾、廣彩鏡,古樸華麗的茶器、香器,線條清晰明快的非遺木雕等,都深受旅客喜歡。不少外籍旅客被吸引,觀看非遺展參與互動,為中國的傳統文化點贊。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白云機場:¥1050往返紐約,錯峰出行優惠不停歇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