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航海外同仁這么說: “沒有比你們更強大的了!”
你知道嗎?
有這樣一批東航人,他們金發碧眼卻說著流利的中文;
他們背井離鄉,只能靠手機視頻與家人團圓;
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東航人。
“這兩年雖然沒有回國過春節,但是我們一點也沒有感受到失落,遠在異國他鄉,也同樣能感受到祖國的強大和溫暖。”
歲云暮矣,寒盡春生。然而這個春節對東航人而言,注定是個不平凡的春節,因為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已經緊急打響。
東航武漢公司意大利籍飛行員Diego,在武漢疫情發生后,一直堅守在飛行一線。自1月21日以來他先后執飛虹橋、北京、成都等航班,并于28日凌晨3:00時調機回到武漢。Diego在發給飛行部管理人員的微信中動情地說道:在這艱難的時期,我的心現在充滿了美好的感覺。我印象深刻,我非常欽佩。為了我的同事,為了領導,為了公司,為中國社會和人民。每天我都感覺像一個家庭,有許多父親、許多母親、許多兄弟姐妹,整個系統參與其中。這是一種包容的情懷,它很強大。我從未遇到過如此強大的力量。每個人都關心別人,每個人都支持集體,多么強大的力量!謝謝您。謝謝你允許我加入我的家庭。感謝在凌晨3點等我們的各位領導,這是一個令人尊敬、令人欽佩和強大的公司!是的,你會贏的。是的,你們都會贏的。沒有比你們更強大的了。你們真的是最棒的!”
東航意大利籍員工Alessandro De Carlo長相帥氣,中文流利,他擁有一個簡單而響亮的中國名字——成功。
2009年,因《馬可波羅游記》而產生好奇心的他專程來到中國,在北京外國語大學進修了5個月的語言課程。求學期間,他愈加發現中國與意大利的文化有很多共通之處,而中國人的熱情與包容也使他對這個東方大國產生了別樣的好感。
2011年,成功得知東航的羅馬—上海航線開航了,這份工作簡直是為他“量身定做”一般,他立馬投遞了簡歷。經歷層層選拔,成功成為了東航羅馬部的一名員工。
如今的他已經是羅馬營業部的業務骨干,協調機坪運作、航班運行及行李檢查等方面的工作。
多年來,成功經常與中國人打交道,提及春運,他也是滔滔不絕:“春節期間除了來旅游,羅馬本身也有很多來自溫州的商人在這里經商,所以每到春節期間,他們的親人會從中國飛來一起過節,到達站也經常能看到一家人團聚的場景。”
問及感受,成功直呼:“場面很感人,團圓的氣氛也深深感染到了我。”
然而,在羅馬工作的中國員工可體會不到這種團圓,李曉晅就是其中之一。
右1:李曉晅
她到東航羅馬營業部已經兩年多了,每年春節都在堅守崗位。雖然沒能回家,但在異國他鄉的她也一樣感受到了春節的氛圍。
“記得我來東航工作的第三個月就趕上了狗年春節。春節前,我們帶著各自做好的美食和飲料,和意大利的同事們一起聚餐歡度春節。”
圖:意大利人民廣場慶祝新春活動
同時,羅馬營業部的領導和同事們在春節期間還來到了羅馬市中心的人民廣場布置展臺,為過往的游客和同胞贈送東航紀念品和小國旗,介紹東航品牌在意大利的本地發展,宣傳羅馬航線的服務。
“那一次,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兩位意大利同事,他們不僅中文講得非常棒,而且還有豐富的工作經驗,接受新華社的采訪時也應對自如游刃有余,所以在現場贏得了過往旅客的一致好評,也被熟悉的中國旅客戲稱為意大利的'神雕俠侶'。”
圖:“神雕俠侶”拜年照
在問及比起國內的同事,不能回家過年會不會失落時,李曉晅毫不猶豫地答道:“雖然來到東航工作這兩年期間沒有回國過春節,但是我們一點也沒有感受到失落,盡管遠在異國他鄉,但同樣能感受到祖國的強大和溫暖!”
其實,不僅在羅馬,甚至全球各地不同時區,都有很多來自中國的東航員工無法回家過年,他們在世界各地和外籍員工一起串起了一條回家的路,為共筑幸福東航夢而不斷前行。
金發碧眼,卻說著流利中文;背井離鄉,靠手機視頻與家人團圓。
他們是東航的外籍員工和海外員工們,他們奮戰在全球各個角落,只為了讓凌燕飛得更高更遠!
他們用初心守護每一次飛行,讓世界感受東航魅力!(丁亦鑫 劉曉旭)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首都機場集團黨委: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