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機場衛星廳及其配套工程通過竣工驗收
歷時兩年半建設,深圳機場衛星廳及其配套工程近日正式通過竣工驗收,下一步將全面轉入運營準備期。作為深圳機場新一期擴建的核心項目之一,衛星廳是深圳機場打造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的重要基礎設施,此次通過竣工驗收,為衛星廳年內投入使用奠定了基礎。
深圳機場衛星廳項目于2018年底開工,總建筑面積23萬多平方米,由中央、東南、東北、西南和西北五個指廊組成,分為地上四層、地下一層,通過捷運系統與T3航站樓相連接。設計年旅客吞吐量2200萬人次,投運后有助于進一步釋放地空資源,提升深圳機場保障供給能力。
為保證衛星廳及其配套工程建設項目按期推進,在為期兩年半的項目建設期,深圳機場集團聯合各參建單位,克服了疫情影響等諸多困難,有效保障了衛星廳施工進度和質量。“高峰期,衛星廳西南、西北等五大區域同時施工,千余名工人在里面作業。”據機場擴建工程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深圳機場衛星廳去年疫情后率先在全市實現復工復產,通過大力組織人力、物力等資源夜以繼日補工期,去年11月順利完成了衛星廳鋼結構封頂,今年春節期間項目堅持不停工, 4月底主體工程及配套工程全部完工。
“衛星廳是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也是深圳機場集團以‘精品工程’理念為指引,新一期擴建工程完成的第一個重點項目。”據機場擴建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深圳機場在衛星廳建設中,在國內機場中率先應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進行項目設計、施工和運維全過程管理,借助可視化建筑模型實施全流程管控,提高項目精細化管理水平,實現了建筑信息的全生命周期共享。
在“精品工程”理念和先進技術的支撐下,深圳機場衛星廳項目先后獲得第九屆“龍圖杯”全國BIM大賽施工組一等獎、第三屆優路杯全國BIM技術大賽“公共基礎設施施工”銅獎等榮譽,并順利通過廣東省綠色施工示范工程、深圳市綠色施工示范工程、廣東省優質結構工程、深圳市優質結構工程等驗收工作。接下來,衛星廳項目還將全力申創“魯班獎”。
據悉,目前機場衛星廳項目正在進行最后的室內精裝修和設備系統調試。按照計劃,未來數月,包括衛星廳站坪工程、信息弱電系統、行李系統、捷運系統也將陸續進行驗收,深圳機場衛星廳運營準備工作將進入最后沖刺階段,確保項目于年內如期投入使用。(王鐘雪 王天龍)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有望設立國際口岸 珠海機場圓“國際夢”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