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至善!三峽機場鳳凰展翅蓄勢騰飛
7月2日上午10時08分,隨著最后一個提升分區的鋼網架精準提升到位,宜昌三峽機場T2航站樓整體鋼網架屋蓋順利完成封頂,航站樓鳳凰展翅形象正式呈現,三峽機場以實際行動和工程業績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
2020年,三峽機場改擴建工程于疫情形勢好轉后率先復工,其中T2航站樓和國際航站樓一體化工程于2020年3月30日啟動“三通一平”建設,2020年5月7日和8月25日T2航站樓和國際航站樓先后開始樁基施工。為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和旅客滿意工程,三峽機場和施工建設單位始終以“止于至善”的標準對標全球一流機場,在確保施工安全和建設質量的前提下,搶白天、拼黑夜、戰風雪、斗酷暑、抗雨季、搏新冠,采取“24小時作業,換人不換機器設備”等超常規施工模式,堅持每天下午5點后召開參建單位協調會、每日反饋工作進度等超常規工作督辦模式,用智慧和汗水,刷新了項目建設的“宜昌速度”。2021年1月29日,國際航站樓僅用150天便實現主體結構封頂,4月28日,國際航站樓鋼網架屋蓋順利封頂。2021年3月初,T2航站樓實現主體結構封頂,7月2日鋼網架屋蓋完成封頂。目前三峽機場改擴建項目建設進度持續提速,形象進度超過預期,機場建設者們正在全力沖刺今年“930”主體竣工目標,確保國際航站樓于明年3月通過國家口岸驗收。
三峽機場寓意“山水天城,有鳳來宜”,整體呈現鳳凰展翅的美好形態,當天提升完成的鋼網架屋蓋為T2航站樓的TS-4分區,是航站樓鳳凰造型的另一半“翅膀”,與前期已經提升到位的“鳳頭”、“鳳尾”部分對接形成整體,至此,三峽機場航站樓外觀鳳凰展翅蓄勢騰飛的風貌全面展示于眾。
正在建設中的T2航站樓屬于大跨度鋼網架結構體系,為螺栓球和焊接球混合連接形式,正交正放雙層網架結構,共計采用5236個螺栓球和1673個焊接球,投影面積約31500平米,重量達2550噸。
三峽機場黨委書記、董事長,二期改擴建指揮部指揮長蘇海濤介紹,由于新建航站樓鋼網架屋蓋為空間異形結構造型,跨中拱度大,且土建主體結構存在高低錯層,網架屋蓋陸側、空側懸挑區域均達到330余延米,最大懸挑長度達到27.9米,現場施工難度極大,如何將鋼網架屋蓋提升安裝到位,也成為了項目建設過程中的最大難點。
面對建設過程中施工作業面狹小、多次累積提升技術難度大、施工組織要求高、工期極其緊張等困難,為確保項目建設順利推進,三峽機場及施工建設單位中建一局多次組織行業內專家研討施工實施方案,在前期準備階段進行精細化BIM建模和施工模擬推演,提升過程中共設置58個提升吊點,由計算機全程控制,確保屋蓋精準提升至設計標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鋼網架拼裝過程中應用的“分塊拼裝吊裝”、“頂升擴拼”、“空中翻轉”等多種高難度施工技術結合的施工方法,在國內均屬首次應用。
本次三峽機場T2航站樓整體鋼網架屋蓋順利封頂,是項目建設過程中的重要里程碑節點,為后續金屬屋面和玻璃幕墻施工提供了基礎條件,航站樓將逐步穿上精美的外衣。項目全面建成后,三峽機場航站樓面積將由1.48萬平米擴展至7.38萬平米,飛行區等級提升至4E標準,可保障年旅客吞吐量500至800萬人次,為推進三峽機場航空口岸擴大開放,開辟新的國際、國內客貨運航線,著力將三峽機場打造成高效銜接、多式聯運、兼顧客貨、暢通內外的內陸國際航空港提供重要基礎設施保障,同時也將為宜昌扛起“兩翼驅動”南部列陣引擎責任,推動經濟發展提速、城市功能提質、區域影響提升,加快“宜荊荊恩”城市群綠色聯動發展增添新動能。(王婷婷 徐超)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張家界機場總體規劃獲批復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