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長紅:國產民機制造業要提高技術安全能力
“我國航空工業多年來的發展為國防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在民機制造業方面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在全國政協第十二屆二次會議召開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大型運輸機運-20總設計師、中航工業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總設計師唐長紅這樣對記者說。他表示,飛機本身不純粹是一個型號,更重要的是一種品質,是一個國家工業基本能力的代表。要做好,讓大家去信賴它。“這不僅要靠技術的進步,更重要的是技術和安全的管理能力的提升。”。
目前,國產民用大型客機C919進已進入工程發展階段,開始詳細設計工作,目標是2015年首飛,比幾年前的預期時間延后了一些。在累計的400架訂單中,包括中國幾大航空公司、金融租賃公司以及其他國際用戶。“做空中交通工具最重要的是安全,只要我們做出好的安全的信賴的高質量的飛機,這比成本更為重要。”唐長紅說。
談及近期因事故頻發而停飛的新舟60國產渦槳支線客機,唐長紅認為,要有一種積極的態度,來應對公眾安全問題,出一件事并不可怕,要深刻認識,并在以后改正杜絕。“飛機的安全設計都有其安全系數和事故概率,而縱觀全世界,國產飛機的事故率并不比國外高。但是從管理體系上而言,中國的民機制造業的發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比如飛機適航,唐長紅告訴記者,從技術上說,其實就是對飛機安全飛行的品質的要求,很多都是從事故教訓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但是從管理上說,這種要求的構成以及執行,則需要很多的形式和機構去保證。
“都說別人犯過的錯誤不能犯,自己犯過的錯誤不再犯,要從原理上、程序上保證不犯錯誤和少犯錯誤。但是說起來容易,如何知道別人犯了什么樣的錯誤?這就需要一定的機構來做一定的研究,研究自己,也研究他人”。唐長紅告訴記者,在科研過程中,人們更善于總結成績和經驗,而羞于把自己曾經犯過的錯誤總結和暴露出來。
“我們需要改變觀念,其實國外有些錯誤是以人來命名的,那是一種高級的錯誤。而我們通常對失敗、錯誤和教訓就很忌諱,尤其是追查責任的時候”。唐長紅說,在民機研制的過程中,要有更科學和合理的管理方法,把自己的錯誤總結出來。“因此飛機質量的提高不僅代表了技術力量的可達程度,更是作風和管理方法的體現”。
此外,發動機作為民用大飛機的心臟,目前在我國仍處于艱難的研制過程中。唐長紅告訴記者,這個行業對于前沿和基礎的研究更為超前。“如果一味急功近利,試圖通過某種簡單的辦法進行改造就可以取得成功,是不現實的,應該扎扎實實地進行理論、工藝和基礎的研究”。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