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獻民:未來十年中國航空業將從旅游業發展中持續受益
盡管全球經濟仍在調整中蹣跚前行,但作為朝陽行業的旅游業,前景依然被普遍看好。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司獻民日前表示,未來10年甚至更長時期,中國旅游業都處于一個戰略機遇期和黃金發展期,中國航空運輸業也將從中受益,并獲得持續的發展動力。
根據世界旅游組織預測,到2020年,全球旅游人數仍將保持年均3.8%以上的增速,行業發展前景依然誘人。
司獻民說,盡管中國經濟面臨調結構、轉方式的壓力,但中國旅游業快速發展的勢頭不會改變。中國到2020年將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隨著民眾生活保障基礎的持續改善和收入的增長,助推旅游業發展的重要根基不斷增厚。此外,隨著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實施,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互融互通的步伐將不斷加快,世界與中國、中國與世界之間的經貿文化往來將不斷為中國旅游業發展注入活力。
司獻民同時指出,業界也要清醒認識到,中國旅游業與歐美發達地區相比,無論是基礎設施、消費結構還是商業模式,距戰略性支柱產業的國家定位和現代服務業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面臨著現代科技與信息網絡技術發展的嚴峻挑戰,面臨著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
司獻民說,在旅游業發展進程中,航空運輸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者相依相存、相互促進,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意義重大。航空運輸業通過航空樞紐建設和航線網絡建設,發揮網絡經濟性與規模經濟性特點,可顯著提高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輻射力,促進地區經濟和旅游業共同發展。
“全球和中國旅游業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和巨大的商業空間。”司獻民說,作為我國機隊規模最大、航線網絡最發達、年客運量最大的航空公司,南航將抓住旅游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大好機遇,進一步加強樞紐建設,完善航線網絡布局,鞏固國內市場優勢地位,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近年來,南航加快廣州樞紐建設步伐,陸續開通了廣州至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珀斯和奧克蘭等澳洲航線,同時開辟廣州至阿姆斯特丹、倫敦、巴黎、莫斯科等歐洲航線,并通過廣州樞紐的有效銜接,打造了一條經廣州連接澳洲和歐洲的“空中絲綢之路”。
在新的形勢下,南航還積極打造廣州、北京、烏魯木齊等樞紐,布局覆蓋國內、有效連接全球的航線網絡,加快向世界一流國際化規模網絡型航空公司轉型的步伐。
據了解,目前南航擁有運輸飛機575架,機隊規模列亞洲第一,航線網絡通達全球40國家、190個目的地。2013年,南航國際航線已發展到90條,每周1054個國際航班。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