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巴航工業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 關東元
IFLY:請與我們分享一下巴航工業2014年在中國商務航空發展中的收獲與感受。
關東元:2014年,巴航工業向中國市場共計交付了7架公務機,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由巴航工業與中航工業的合資公司哈爾濱安博威總裝的首架萊格賽650大型公務機的交付。哈爾濱安博威萊格賽600/650項目是國內首個中外合資的大型噴氣公務機總裝項目,首架飛機的交付也是巴中兩國在公務機制造領域合作項目的一項重要里程碑。
IFLY:目前,巴航工業公務機在中國市場的保有量有多大,型號構成是怎樣的?
關東元:2004年,巴航工業向中國市場交付了第一架公務機。截至2014年底,巴航工業在中國市場上共獲得35架公務機的確認訂單及5架飛機的承諾訂單,已向中國客戶交付27架公務機,其中包括飛鴻300,萊格賽600、萊格賽650和世襲1000/1000E。
IFLY:世襲1000E目前在全球各市場的銷售表現如何?巴航工業是否有計劃在未來推出更多大型、遠程產品?
關東元:世襲1000是公司在2009年推出的超大型公務機。2013年以世襲1000為基礎,公司推出了世襲1000E,通過一系列改進舉措增加了飛機的航程,提升客艙內飾設計,增強飛機的性能。截至當前,公司已經向中國用戶交付了7架世襲1000/1000E。把握市場脈搏、推出契合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是巴航工業的基本理念。正是基于這一理念,目前公司主要聚焦萊格賽500中型及萊格賽450輕中型公務機項目。
IFLY:2014年6月,巴航工業與中航工業在哈爾濱合資生產組裝的萊格賽650公務機成功下線并交付。您如何評價這樣的合作?
關東元:巴航工業2000年進入中國市場,雖然相較其他競爭對手來說我們進入市場較晚,但是巴航工業更加敏銳地捕捉到中國政府鼓勵本國航空制造業,通過以市場換技術的手段提高總體航空制造水平的信息。因此,在哈爾濱安博威進行萊格賽600/650噴氣公務機的總裝生產是基于雙方對中國方興未艾的公務航空市場的發展需求達成的共識,以期助力中國商務航空產業進入嶄新的發展階段。
IFLY:在航材供應、維護維修、技術支援等方面,巴航工業為中國公務機客戶提供了哪些支持與服務?
關東元:2010年7月,公司成立了在中國的全資子公司——巴航(中國)飛機技術服務有限公司(ECA),以期進一步加大公司在華客戶支援和服務力度。同時,公司持續加強公務機MRO網絡建設的投資。在航材備件方面,2011年6月,公司啟用了位于北京天竺保稅區的航材保稅庫,這也是公司公務機航材備件的主基地。此外,公司與香港美捷商用飛機有限公司合作,利用對方在亞洲最大的零備件倉儲設施庫存零備件,有效提高為用戶提供航材支援服務的即時性和可獲得性。
IFLY:您如何評價目前中國市場運營商的表現,成熟市場的運營商在運營模式方面的哪些經驗可供中國運營商借鑒?
關東元:目前國內的運營商主要是以飛機托管為主,包機業務為輔。一些運營企業也正在嘗試拓展業務鏈,包括飛機咨詢、代購、融資等一系列業務,但在運營模式上,受制于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目前國內飛機所有者“專機專享”的觀念、運營商的機隊規模等因素,在歐美國家盛行的產權共享、分時租賃、小時卡等一系列準金融產品推廣上還是較為緩慢。
IFLY:中國商務航空市場在經歷了爆發式增長后,從去年開始進入調整階段。您如何看待這兩年中國商務航空市場所做的調整以及發生的變化?
關東元:中國商務航空市場的機隊規模在過去幾年迅速擴大,但同時也應該看到,中國的商務航空運營環境亟待改進,包括基礎設施建設(FBO)不足、公務航空專業人才匱乏、空域管制等問題。目前,全國許多主要的大城市都正在或將要開設新的FBO,同時既有通航機場的設施也正在升級,以提升商務航空的服務標準。民航局也正在采取措施讓公務航空得以可持續發展,如正在制定促進商務航空發展指導意見,進一步規范商務航空市場準入和營運管理等,這些都是意在避免該行業的增長超過基礎設施的局限,因此也可以說中國的商務航空市場現在是進入追求結構成熟的理性回歸階段。
IFLY:您如何看待未來10年中國商務航空市場的發展?
關東元:展望未來10年,中國商務航空市場的增長將領跑全球公務機市場,這一點毋庸置疑。巴航工業預計到2024年,中國市場需要835架噴氣公務機,總價值達330億美元。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專訪:龐巴迪公務飛機中國區副總裁 韓智宇
- 下一篇:陳菊明:在中國強化空客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