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志華:京津冀協同發展 是通航新機遇
華北地區通用航空企業數量由2011年的32家,增長到目前的67家,累計增長109.3%。
2014年,華北空中游覽營運總時間為100.8小時,飛行276架次,2015年至今營運總時間為44.2小時,飛行131架次。
發展通用航空既能為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建設提供重要的補充和完善,又能成為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打造協同創新共同體的主要抓手,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良好切入點。
民航華北地區管理局通航處處長項志華
IFLY:近年來華北地區的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呈現出怎樣的態勢?
項志華:近幾年,華北地區通航企業數量增長較快,華北地區通用航空企業數量由2011年的32家,增長到目前的67家,累計增長109.3%。但這些通航企業規模普遍不大。同時,華北地區的通航飛行小時及飛行架次增長率較高,但絕對數量不大,在全國處于中游位置。其中,原因之一是有的企業獲得經營許可后,沒有及時通過運行合格審定,不具備運行條件。另外,制約通用航空發展的主要問題沒有解決,整體運營環境沒有明顯改善。主要表現在基礎設施及保障體系滯后,法規體系尚待完善,專業人員短缺及空域資源使用受限等方面。
IFLY:在訓練飛行和作業飛行等傳統通航業務之外,包括商務飛行、空中游覽、醫療救助等新興通航服務發展迅速。您如何看待這些新興業務的興起,以及它們對于整個通航產業發展的意義?
項志華:華北地區是我國商務航空發展較快的地區,截至2014年底,轄區內共有商務航空企業10家,公務機87架,從業人員1889人,全年共保障商務飛行9191架次,其中國內航班5530架次,國際航班3661架次。急救飛行60架次。醫療救助是近幾年逐步開展的通航項目,2014年4月,華彬天星通航公司與北京市急救中心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自2013年以來,該公司成功完成了幾次醫療救助飛行任務,在社會上引起較大反響。2014年,華北空中游覽營運總時間為100.8小時,飛行276架次,2015年至今營運總時間為44.2小時,飛行131架次。首航直升機公司自2012年開始在北京、東北及青海湖等地開展空中游覽項目,已飛行近千小時。這些通航項目的興起,與經濟社會的發展形成良性循環,促進了通航產業的發展。
IFLY:為促進我國通航的發展,中國民航局在簡化飛行審批方面做了不少工作,請介紹一下簡化后的飛行審批流程?
項志華:飛行審批包含兩部分,飛行任務審批和飛行計劃審批。2013年底,總參與民航局出臺了《通用航空飛行任務審批與管理規定》,明確了9種需要審批的飛行任務,對審批的主責部門、申請材料、審批流程等作了明確的規定,使審批工作更規范、透明。目前的做法是:通航公司向民航地區管理局申請飛行任務審批,地區管理局向相關軍區發函征求意見,函復后由地區管理局批復。飛行計劃由通航公司直接向軍區空軍申請,軍區空軍批準后,向空管局報計劃,然后組織飛行。飛行開始前,需再向空軍申請一次。
IFLY:在通用機場建設投資方面,民營資本有著較大的熱情,但在具體操作中也存在困惑。您對民營資本涉足通用機場建設與運營有什么建議?
項志華:民航局在通用機場建設資金的補貼方面沒有相關規定,很多通用機場的建設主要靠地方政府或企業投資。由于通用機場運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且普遍虧損,在目前階段我認為還是以地方政府投資建設為主,可以依托通用機場的運營,拉動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
IFLY:目前,通航企業普遍存在經營困難,很多處于虧損狀態。據您了解,華北地區通航企業整體經營狀況如何?在政府政策層面,您覺得有哪些措施可以幫助運營企業有效降低運營成本,減輕企業負擔?
項志華:虧損主要發生在商務航空公司。近年來,市場極度看好商務航空行業的前景,從2011年到2012年,商務航空行業的投資增長較快。然而商務航空市場并沒有如投資者預期的增長,反而隨著經濟發展速度放緩,市場需求的增速出現回落,造成了運營公司的虧損。此外,行業內部競爭激烈,造成了運營公司運行成本普遍較高,飛機關稅,機場收費都抬升了企業成本,多種因素合力致使商務航空企業普遍虧損。
另外,通航產業傳統的工農業作業受天氣、季節影響很大,作業量不是很飽滿,且競爭激烈,作業價格較低,導致虧損。民航局與財政部于2012年聯合下發了《通用航空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對服務于農林牧漁、服務于工業、服務于社會事業、承擔國家應急救援任務等4類通航作業進行補貼,按不同機型、不同起飛全重、不同作業類別,執行不同的補貼標準。此舉有效緩解了通航企業經營困難的狀況。近兩年華北地區每年補貼通航約4000萬元。
IFLY: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背景下,您覺得通用航空在其中可以扮演怎樣的角色?為配合協同發展的戰略,華北局針對三地的通航發展是否有相應的指導建議或規劃?
項志華:通用航空是現代化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500公里內的短途運輸方面具有快速、便捷、高效等優勢;同時,通用航空產業集研發制造、運營服務、安全保障于一體,產業鏈條長、輻射帶動強。發展通用航空既能為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建設提供重要的補充和完善,又能成為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打造協同創新共同體的主要抓手,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良好切入點。對于構建京津冀地區現代化交通網絡系統,促進區域城市公共服務的同質化,切實保障京津冀城市群低空安全有著重要意義。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