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志亮:全力以赴建設大型國際樞紐機場
9月21日,首都機場股份公司總經理韓志亮在第五屆北京全球友好機場總裁論壇上做了主旨發言。韓志亮表示,隨著中國經濟騰飛,中國民航蓬勃發展,運輸總周轉量已經連續10年排名世界第二位,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航空運輸系統。首都機場作為中國第一國門,2015年旅客吞吐量達到8994萬人次,已連續6年穩居全球機場第二位。今年1-8月份,首都機場旅客量同比增速達到3.9%,其中國際旅客同比增速達到9.1%。目前,首都機場共有99家航空公司駐場運營,連接國內140個航點和國際132個主要城市。一直以來,首都機場以“建設大型國際樞紐機場”為主要目標,不忘初心,努力前行。韓志亮分享主要有三點:
第一點,建設大型國際樞紐機場是大勢所趨。
首都機場建設大型國際樞紐機場,無論從中央、行業還是自身看,都勢在必行。
首先,是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地方發展的要求。中共中央、國務院《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完善首都機場服務功能,顯著提升北京航空樞紐國際競爭力”,首都機場建設大型國際樞紐機場,助力京津冀機場群的協同發展,與國家對北京航空樞紐建設的要求相得益彰。
其次,是深化民航改革、開展先行先試的要求。民航局《關于進一步深化民航改革工作的意見》中提出,“疏解北京機場非國際樞紐功能,以北京首都機場為試點,研究制定大型國際樞紐航班分流補償機制,優化航權、航線、航班時刻結構,增加國際航線覆蓋面和國際中轉比例”。《意見》進一步指明了首都機場努力的方向,即建設好大型國際樞紐機場,發揮好示范帶動效應。
第三,是參與國際競爭、提升競爭能力的要求。未來的行業競爭主要是航空聯盟之間、樞紐機場之間的競爭,首都機場作為中國乃至亞洲的門戶,需要不斷提升樞紐競爭力,展示中國第一國門的形象。
第二點,建設大型國際樞紐機場要直面問題。
首都機場在建設大型國際樞紐機場的進程中,取得了一定進步,也面臨著不少問題和瓶頸。主要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國際航班需求難以滿足與機場資源保障能力不足并存。一方面,首都機場國際航線開航需求非常旺盛,但由于北京的航權和航線十分緊缺,導致目前國內外航空公司每周約有400個對首都機場的國際航班時刻需求得不到滿足。另一方面,首都機場國際航班的保障能力也有所不足。大機位少,目前首都機場E類及以上機位僅有32%,難以全面滿足國際航線“大機型、大機位”的發展需求;近機位少,目前首都機場的機位資源較為緊缺,特別是近機位只占38%,很多進港過夜國際航班只能停放遠機位,影響了旅客的出行感受;另外,首都機場在提升行李回傳效率、優化過境免檢流程等方面還有進一步改進的空間。
二是航線航班結構不夠合理。一方面,首都機場國際架次、國際旅客占比較低,首都機場2016年上半年國際及地區航班架次占比僅為22.9%,旅客量占比僅為25.6%,與國際主要樞紐機場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仁川機場國際旅客量占比達98%,倫敦機場占比達92.5%,巴黎戴高樂占比92%,法蘭克福占比達88%)。另一方面,中小機場直飛北京時刻較多,一定程度上擠占了大機場直飛北京以及國際航班的時刻空間。在首都機場通航的國內機場中,吞吐量千萬級以下的機場約110個,時刻份額占國內航線的35%,而航線旅客量僅占國內旅客量的28%。
三是中轉旅客比例明顯偏低。2015年首都機場中轉比例僅為8.2%,與法蘭克福54%、迪拜49%、慕尼黑38%、巴黎戴高樂34%、新加坡24%等大型國際樞紐機場的中轉比例相差較大。根據數據分析得出,主基地航份額與機場中轉旅客份額呈現出明顯的正相關關系。目前首都機場主基地航國航在首都機場的旅客量占比僅有41%,低于其他主要國際樞紐機場的市場份額(達美占亞特蘭大的82%,美航占達拉斯的82%,漢莎航占法蘭克福的63%、阿聯酋航占迪拜的62%,法航占巴黎戴高樂的54%)。主基地航份額偏低,客觀上降低了首都機場的航班銜接性和中轉比例。
第三點,建設大型國際樞紐機場應抓住關鍵。
問題很多,矛盾也很具體。首都機場打造大型國際樞紐機場,不能光靠一己之力單打獨斗,而是要建立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與各方協同聯動、合作共贏,通過抓重點、重點抓,逐步實現我們的目標。當前,我們將突出三個關鍵:
一是合作伙伴的協力同心。首都機場最核心的合作伙伴就是基地航尤其是主基地航。圍繞建設大型國際樞紐機場的共同目標,我們努力做到與主基地航目標一致、戰略協同。目前,按照互利共贏的原則,首都機場與國航已經達成了共識,建立了定期溝通機制,共同推動首都機場大型國際樞紐機場建設,并開展了完善首都機場功能研究、行李系統升級改造等方面的專項合作。同時,首都機場也將強化與其它基地航的合作,與各基地航的機隊建設、航線網絡緊密結合,實現協作發展。我們希望通過3--5年的努力,實現首都機場國際航班占比達到30%,國際旅客占比達到33%,國際航線網絡寬度和密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樞紐競爭力明顯提升。
二是航線產品的全力支持。首都機場最關鍵的航線產品就是兩條線。一條是國內快線,另一條是國際專線,這也是我們當前重點打造的特色產品。針對國內快線,我們計劃在現有京滬快線的基礎上,增開首都機場往來國內主要干線機場的空中快線,通過航班有規律的進出,免簽轉的便利,實現航班銜接順暢,旅客隨到隨走。針對國際專線,我們計劃在中轉市場較為成熟的歐洲選擇一家主要樞紐機場開展合作,打造便捷的空中專線,高效聯通“以北京為核心的大中華區航線”與“以上述歐洲機場為核心的歐洲航線”;同時,我們將致力于通過航班適度加密,提供專屬服務區和全流程服務,提升雙方機場的中轉吸引力和中轉客流量。后續,隨著產品的成型和成熟,借助于我們在全球的32家姊妹機場,將產品復制推廣至全球市場。
三是配套政策的有力保障。首都機場最迫切的政策突破就是優化時刻利用。我們認為首都機場建設大型國際樞紐機場,增加國際航班比重,目前最可行的辦法是兩手抓。優先通過時刻增量引導,增加國際航班;同時努力優化時刻存量配置,引導航線航班轉變結構,如小改大、支改干等。目前北京的時刻是每小時86架次,我們將努力爭取政策上對于航班時刻的靈活使用,進一步提高首都機場時刻利用效率。我們也在積極爭取民航深化改革中關于疏解首都機場非國際樞紐功能相關政策的盡快落地,包括航線分流補償、優化航權結構等等。我們還在積極申請落地24小時過境免檢政策, 協調擴大國際通程航班行李直掛業務范圍,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中轉服務。一切有利于首都機場建設大型國際樞紐機場的事項,我們都會積極主動去思考、去研究、去全力推動落地。
韓志亮強調,建設大型國際樞紐機場是目標,更是行動。我們將與各方協同聯動,合作共贏,全力以赴將首都機場建設成為大型國際樞紐機場,服務好區域經濟的發展,服務好京津冀世界級機場群的建設,服務好中國民航強國戰略目標的實現。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