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實加強鳥擊和外來物風險管理
俗話說:“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但對同樣翱翔天際的民用航空器來說,鳥類活動可不是福音。相信大家對發生在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公司飛機迫降紐約哈德遜河事件還記憶猶新。該飛機就是因為引擎被吸入的加拿大黑雁所撞擊而失去動力,最后不得不實施水上迫降。
近年來,隨著許多地區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鳥類活動變得頻繁,加之民用航空活動活躍,機場外來物日益增多,因此給民用航空器安全運行帶來的風險持續加大。根據統計,鳥擊和外來物損傷已成為影響飛行安全的兩大重要因素。種種跡象表明,預防和治理鳥擊和外來物損傷已經成為世界民航界共同面對的挑戰。
機場鳥擊和外來物防范是一項系統工作,也是一項長期任務,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在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上下工夫。
提高認識是基礎。各生產運行單位尤其是機場管理機構要從實現民航持續安全、科學發展的高度來認識鳥擊航空器和外來物損傷航空器的危害性,以及防范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預防控制鳥擊和外來物損傷風險作為重要工作來抓。要破除諸如“鳥擊是小事”和“扎傷輪胎很正常”等錯誤認識和消極思想,樹立“安全無小事”的責任意識和與鳥擊和外來物損傷長期做斗爭的堅定信念,從組織領導、安全政策、責任落實、隊伍建設、技術創新等方面著手,采取有力措施有效防控鳥擊和外來物風險。
落實責任是關鍵。各機場管理機構是機場安全運行的主體單位,承擔著防范鳥擊和外來物損傷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機場要加強與地方政府和各駐場單位的溝通協調,綜合治理機場周邊鳥類棲息環境,并把外來物防范責任落實到所有飛行區作業單位和人員;要加強專業機構建設,重視專業人員儲備和培訓;要加強安全文化建設,使鳥擊和外來物防范的責任意識和手段深入人心;要加強相關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應對措施研究,提高風險防控的針對性和科學性。
創新手段是重點。各機場管理機構要立足實際,既要發揮傳統手段的功效,更要創新思路和手段,多管齊下預防治理。經過多年的實踐,新疆伊寧機場摸索出了基于生態學的環境治理“十步法”和植物單一性防范辦法,效果非常顯著,具有開創性和借鑒意義。各機場加大安全基礎投入,一方面要推廣應用行之有效的傳統手段和新產品、新技術,另一方面要加強基礎研究,探索防范鳥擊和外來物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加強監管是保障。行業安全監管部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規章標準,加強政策引導,組織實施技術攻關,開展鳥擊和外來物防范評估工作。加強統籌協調,建立聯動機制,推進機場安全主體責任和地方政府安全領導責任的落實。
鏈接:全球最具代表性的FOD自動監測系統
Tarsier
由英國Qinetiq公司研究開發。該系統具有雷達探測距離長、波束窄和分辨率高的特點,能夠對目標位置準確定位,可對目標進行實時自動探測和識別,能及時、可靠地探測到跑道上最大雷達散射截面為0.01平方米雜物并予以定位。該系統于2007年1月在溫哥華機場安裝;2008年在英國希斯羅南跑道使用。
FODetect
由以色列Xsight公司開發。系統由77GHz毫米波雷達和攝像設備組成,發現FOD后,系統可以立即向機場管理人員發出報警信息,告知FOD的準確位置和發現時間。之后,設備會拉近鏡頭,提供FOD的視頻圖像,傳感器會鎖定其位置,以幫助機場管理人員將其取走。
iFerrer
該系統通過在跑道上每隔一定間距裝置先進的高分辨率功能的攝像機,自動探測和辨認跑道上的障礙物。
在發現FOD后,系統能夠放大物體的圖像,給用戶提供碎片的實時圖像,讓用戶看到發現的物品。iFerret現應用于新加坡的樟宜國際機場。
FOD Finder
由美國Trex Enterprises公司開發,可以安裝在車頂上。
該系統由監控系統與后臺軟件處理系統組成,雷達掃描速度為30次/分鐘,探測半徑200米。攝像系統也裝于車頂,用于跟蹤所發現的FOD;GPS定位裝置用于鎖定探測區域和標示FOD的地理位置。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航班延誤服務質量提升的“白金模式”
- 下一篇:危機當前 創新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