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航空貨運市場重在設施投資
中國網(wǎng) www.china.com.cn 2013-11-25 09:32 打印 | 轉發(fā) | 評論
自2010年以來,國際航空貨運市場出現(xiàn)了萎縮不振的局面。應該說,經濟環(huán)境、成本和運力問題是影響航空貨運市場的主要因素。盡管目前全球經濟已經出現(xiàn)復蘇的跡象,但航空貨運市場的收益狀況依然不容樂觀。那么,航空貨運市場的“錢”途何在?我們又應該如何進一步挖掘貨運市場的潛力呢?
由于競爭的壓力,許多航空公司現(xiàn)在都寄希望于通過增加運力來擴大市場份額,從而增加收益。但是,物流公司和貨主卻用不同的眼光來審視市場。他們從微觀層面發(fā)現(xiàn)市場的價值所在,讓航空公司了解當前市場的真正需求和潛力所在。
在全球市場發(fā)生巨大變化的時候,航空貨運的運營結構卻沒有發(fā)生很大的改變。同樣的業(yè)務模式在延續(xù),甚至幾十年的時間里沒有任何變化。國際航協(xié)負責貨運的主管達斯·維特尼就指出,航空貨運業(yè)必須重塑自身。我們需要思索我們在哪里,我們需要做什么來重塑自我,以適應新的現(xiàn)實和未來發(fā)展的趨勢。
目前,在全球許多地方,由于航空貨運部門設施建設投資不足,不僅阻礙了航空貨運業(yè)務的進一步發(fā)展,而且導致大量接口點高度復雜,使得貨物不能在航空供應鏈上順暢地銜接起來。迪拜負責加工材料設備發(fā)貨運輸?shù)耐呃?middot;扈利表示:“絕大多數(shù)機場設施都沒有跟上現(xiàn)代化的水平,因而很難滿足貨物增長的需求。”而美國著名帆布鞋品牌匡威公司在新加坡的運營經理尼古拉斯·梁則表示:“航空公司間相互連接的‘電子數(shù)據(jù)交換系統(tǒng)’,雖然表面上達到了標準化水平,但是無法實現(xiàn)真正的平臺共享。如果要獲得多方面的數(shù)據(jù),其結果往往是不能成功連接。”
雖然航空貨運設施投資不足,但是大多數(shù)航空公司卻在加大運力投入的力度。目前,寬體飛機密集進入市場,帶來了包括腹艙運力在內的貨運運力的增加。自2007年起,空客公司已經交付了68架空客A380飛機。在過去3年中,波音公司也有240架波音777飛機服役。2011年,波音公司又將其新型波音747-8飛機引入市場。德國漢莎航空貨運業(yè)務首席執(zhí)行官卡爾·烏利齊·加內特不無感慨地說:“投放到市場上的運力越多,利潤面臨的壓力就越大,所有的寬體飛機都將受到影響。”
或許,正是這種貨運運力與機場設施建設“不配套”的情況沒有得到改變,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潛在的問題終于暴露出來,促使一些貨主不得不轉而尋找其他可替代的運輸方式。一方面,貨主考慮到要控制運輸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技術的進步,現(xiàn)代海洋運輸在服務、風險控制和準點率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因而加速了對航空貨運的分流。從目前看,航空普貨受此沖擊較大。日本東曹公司負責歐洲貨品供應的經理拉爾斯·楚格稱:“一些化學物品不適宜空運,而日用品貨物空運又過于昂貴,所以我們的貨物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已轉為海運了。”
盡管這些貨主的變化對于航空貨運并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他們所提出的意見卻值得航空公司管理人員的注意。這表明,并非貨運市場有多糟糕,而是航空公司自身存在不少問題,甚至可以說是航空公司將客戶推向了海運。航空公司現(xiàn)在完全可以通過亡羊補牢的辦法來改變這種狀況。比如,網(wǎng)絡銜接主要是一個技術問題,憑借航空公司的實力是可以改變的;至于貨運設施的簡陋,雖然不是在短時間內就能夠完全改變的,但是通過調整,仍然有一定的改善空間。
如果航空公司現(xiàn)在能把購買飛機的熱情,轉換到對貨運設施的改造上,相信不僅能留住老客戶,還可能發(fā)掘出新的客戶和增長潛力。那些對運輸時間和運輸條件要求較高的貨物,絕大部分都會選擇航空運輸。但是,在許多地方由于安檢設備相對落后,造成運輸延誤或貨物破損,讓客戶增加成本,使其放棄航空貨運。其實,貨運設施的改造和升級不會給航空公司帶來太多的成本壓力,關鍵在于航空公司能否很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2013年機場IT趨勢調查
- 下一篇:淺議公務機代管業(yè)務的客戶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