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旅客心安是“故鄉”
很多旅客或許都有這樣的體會:面對一座陌生的、巨大的機場,自己常常既著急又緊張。由于不熟悉機場布局,旅客需要尋找值機柜臺、尋找登機口,再加上候機樓面積十分巨大,旅客擔心登機口距離自己較遠,步行耗費時間較長,很怕錯過航班,因此著急緊張。這種緊張的情緒,使旅客對機場的印象大打折扣,也容易讓旅客對民航服務心生怨氣。
機場方面也明白,機場是民航的一扇門,是城市的一扇窗。因此,所有機場均強調提高服務質量,均努力給旅客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可好的第一印象從何而來?是從旅客的感受而來的。
如今的時代已經是一個強調用戶體驗的時代。好的旅客體驗,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賓至如歸”,就是要消除旅客對機場的陌生感。要做到這一點并不是一件難事,關鍵在于機場服務工作要細致。過去,機場更多地將精力放在提高人員素質方面,促使機場工作人員服務得更細致。殊不知,在機場硬件設施設備上,機場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典型的例子包括,國際一流樞紐機場的指示牌比國內許多機場的指示牌更清晰。在韓國仁川機場的隔離區內,隨處可見一種觸摸式顯示屏,只要輸入自己的登機口號碼或者直接掃描登機牌,顯示屏上就立即顯示出旅客所在地至登機口的步行路線圖,同時還可顯示出步行距離以及預計需要的時間。相信如此一來,旅客心里會踏實很多。而在國內某些機場,旅客甚至需要尋找指示牌,才能找到登機口的方位,而指示牌上也沒有預計需要的時間等信息。
中國有句老話:此心安處是故鄉。旅客心里踏實,自然會覺得這里是熟悉的故土,也就沒有了陌生感。當陌生的機場變得熟悉起來,用戶體驗自然也就提升了。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從多機場系統看京津機場協同聯動發展
- 下一篇:國產大飛機的“錢途”與“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