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航企的內“憂”與外“患”
作為新興市場,亞太航空市場發展潛力巨大。據國際航協預測,2013年該地區航企利潤將實現46億美元,領先于其他所有地區。但作為新興市場,該地區航企在航空資源和管理方面還表現落后,不能有效地整合資源,從而向市場的深度和廣度發展。此外,外部強大的航空勢力涌入,加劇了市場競爭,為當地航企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亞太地區經濟的快速增長,帶動了航空市場的持續發展。國際航協發布的報告顯示,亞太地區客運量占全球客運量的比重將從2011年的29%增加到2016年的33%,使得亞太地區成為航空運輸量最大的市場,也是發展最快的航空市場。
但是,從微觀上看,亞太航空市場主要的客流量都集中在有限的一些繁忙航線上,被稱之為“超級航線”。據統計,亞太地區75%的航線有3家以上的航空公司在角逐,27%的航線更是有5家以上的航空公司在競爭。而在其他地區的航空市場上,有3家以上航空公司競爭的航線只有50%左右。毋庸置疑,這種狀況表明該地區航空市場內部競爭異常激烈。在這個發展最快和潛力巨大的新興市場上,航空資源的缺乏和管理跟不上發展的要求,以及航空公司無序增加運力,造成了二、三線航空市場少有人問津,而樞紐航線的競爭卻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
火熱的亞太航空市場自然也引起了全球航空界的關注。許多航空巨頭都在重新規劃航線和調整運力,把目標鎖定在亞太航空市場上。他們在進入亞太航空市場時,都有詳細的規劃,以期獲得更大的效益。
目前,進入亞太地區航空市場并獲得較好收益的,非海灣地區航空公司和機場莫屬。現在,通過迪拜、多哈和阿布扎比這3個機場到歐洲的亞太地區旅客量已增長了15%,大大高于亞太地區到歐洲旅客量7%的增長率。現在,阿聯酋航空還將其飛曼谷和香港的航班從每天3班增加到4班,機型也改為較大的波音777-300ER。而后起之秀阿提哈德航空利用其地理優勢,把阿布扎比機場作為中轉點,另辟蹊徑,開通了亞太通往北美東海岸的航線。這不僅讓亞太地區去往北美東海岸的旅客有了新的選擇,而且票價優惠,能吸引到不少旅客。
歐洲的大型航空公司考慮到亞太地區許多樞紐機場的擁擠狀況、成本和航班時刻等因素,大都調用大型飛機執飛亞太地區的航線。比如,漢莎航空和法國航空都使用空客A380飛機執飛亞太地區的一些樞紐機場,而在一些客源較多的二線市場,則采取與當地航企合作的方式形成網絡,增加客源。據芬蘭航空預計,到2020年,該公司從歐洲飛往亞洲的航線利潤將翻倍。所以,他們計劃2015年將更多地使用新接收的空客A350XWB中遠程飛機執飛這一區域的航線。而荷蘭航空則計劃開辟更多的二線市場直達航班,如今年4月,已開通了阿姆斯特丹到日本福岡的航線。
在北美地區,美國航空為了增強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首先把目標對準了亞太航空市場。目前,美國航空已從達拉斯沃思堡機場開通了多條直飛亞太地區的航線。今年7月,夏威夷航空開通了從檀香山經日本札幌到仙臺的航線。這已是該公司飛日本的第5條航線。同時,美國聯合航空還將自2014年6月起,使用波音787飛機執飛成都—舊金山航線。
當然,還有土耳其正在建設世界最大的伊斯坦布爾機場。其地理位置介于歐洲與亞洲之間,是一個非常好的中轉港口。許多跡象都表明,現在土耳其航空運輸的重心已經開始由西向東轉移。
不難看出,現在亞太航空市場的發展還略顯混亂。該地區的許多航空公司尚未形成明確的戰略發展方向或規劃,而周邊和歐美航空巨頭已經將發展目標鎖定在了這一市場,并規劃好了發展路線。面對白熱化的內部競爭和咄咄逼人的外部競爭,亞太地區新興航企要爭取“近水樓臺先得月”,有所規劃,相互合作,共謀發展。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對民航發展與民航企業經營管理的探討
- 下一篇:探究航空安保體系中人為因素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