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通用航空管理模式現狀與思考
隨著中國通用航空的快速發展,通用航空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地發展起來。然而,目前我國的通用航空企業運行環境亟須改善。作為上海東方通用航空企業集團的高管,筆者一直在思索如何加快我國通用航空公司管理體系的建設;也一直在探索我國通用航空公司的健康發展之路。
跨出國門考察、學習發達國家通用航空的管理模式是一個有效的探索方式。8月2日,我在德國勃蘭登堡州經濟發展局官員的陪同下,到達歐盟三大通用航空機場之一的圣哈根通用航空機場,受到了機場總經理Klaus-JuergenSchwahn博士的熱情接待。第二天上午9時,我應邀到達該機場貴賓廳,參加了特別為我們舉辦的通用航空管理的經驗交流會。參加交流的單位有圣哈根通用航空機場、柏林航線飛行員培訓學校、輕型運動型飛機制造公司等10多家航空企業。
圣哈根通用航空機場地處柏林西南部,距離波茨坦市40多公里,有著上百年的歷史。機場的室內機庫和停機坪停放著174架全球最先進的通用航空器,機型種類繁多。該機場每天的起落架次平均在350架次左右。我們在機場參觀時發現,機場進出口處居然沒有設置安保人員。
據圣哈根機場公司總經理介紹,根據德國航空局規定,通用航空機場必須配有駐場的航空器維修單位,私家航空器擁有者包括航空器商業運行企業,只需要加盟當地機場的航空飛行俱樂部.每年每架航空器的會員費為1萬歐元,機場為其提供航空器停放、維修、進離場航線的塔臺管制等服務。
圣哈根機場的飛行環境非常寬松。在天氣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航空器擁有人只要持有合格有效的駕駛員執照,就可以自由地在歐盟成員國進行即時起降,隨時可以飛到想要去的地方。這也得益于軍方每年僅有一兩次的空中管制。據介紹,圣哈根機場一年的可飛天氣日近300多天。機場塔臺設施非常先進,2名管制人員即可完成每天350左右架次的塔臺指揮。
在歐盟運行的通用航空企業不需要配置航務人員、機務人員,也根本不需要繁瑣的航線審批程序,更不需要編寫制定相關的運行類手冊。相比我國通用航空企業的運營,歐洲通用航空企業的運行負荷輕、成本低、管理科學。這極大地提高了安全運行的裕度。同時,機場的保障設施齊全,安全管理集中,提高了機場運營的經濟效益。如果我們的通用航空管理體系得以借鑒其先進管理模式,必將加快我國通用航空產業的發展步伐。
據直升機航空學校總經理介紹,要獲得私用駕駛員執照,必須要經過100小時的航空地面理論培訓和45小時的駕駛技術訓練。地面理論培訓要經過4次考試;駕駛技術訓練也是要經過4次駕駛技術考試。地面理論考試,經4次補考未能通過即被終止訓練。要獲得商用駕駛員執照,也必須要經過4次駕駛技術實踐考試。歐洲的飛行學員要獲得駕駛員私照和商照是十分嚴格的。
在交流會結束之后,在飛機銷售商的熱情邀請下,我們一行4人乘坐了由他駕駛的VIP高配置的固定翼飛機,進行了空中游覽。他讓我坐在駕駛員的位置上,幫助我們一一系好安全帶,并進行了安全檢查。我們戴上耳麥后不到兩分鐘,飛行員就做了飛機引擎啟動,并讓我左手握住操縱桿,此時的我儼然就是一名機長。不到5分鐘,他用德語與塔臺進行了無線電溝通,隨即飛機進入跑道飛上了天空。飛行高度在300米時,飛行員問我是否需要升高到600米,我婉拒后飛行員打開了自動駕駛儀,他的雙手已經完全脫離了飛機操縱桿。我們在勃蘭登堡州的上空盤旋了一周,俯瞰了波茨坦市和無憂宮,飛行員為我們講解地面的景點以及一些歷史故事。當飛臨柏林市的上空,他為我們表演了一次特技飛行。飛行員告訴我,我們現在可以去歐盟任何一個國家的機場降落。整個飛行過程持續了一小時左右。
在德國考察期間,我經歷了一次難忘的駕乘體驗。同時,歐洲通用航空企業寬松的運行環境以及政府的先進管理體系,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這次考察對我的觸動很大。我一直在思索,中國民航要真正實現民航強國夢,必須要加快通用航空的發展,中國通用航空管理體系亟需要加以改變。概括而言,一是管理模式要改變。政策要寬松,低空空域改革的步伐要加快,并制定科學、合理、適合通航發展的法規體系;二是運營模式要改變。從目前單一的農林作業式為主的經營模式,向市場化消費型的多元化方向轉變;三是服務模式要改變。要充分體現通用航空飛行的及時性和便利性,建立高效、順暢的企業安全管理體系。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改變未來 從拒絕“空怒”開始
- 下一篇: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低效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