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低效果”的思考
2013年1月1日起,北京、上海機場口岸對過境前往第三國(地區)并訂妥聯程機票的45國公民實行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但是,據上海機場邊檢部門統計,今年上半年,享受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便利人數為5524人次。同期,通過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享受這一政策便利的人數也僅為5200余人。
2013年上半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口岸外國人入境人數為230萬人次,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口岸為203萬人次。按這個數字,在北京和上海,享受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人數占全部外國人比例約為0.25%,相當于每400名外國旅客僅有1名72小時過境免簽客人,遠甚于“百里挑一”了。
為什么高調推出的政策,收獲了如此低效的市場結果呢?在此,收集了一些中國既有的簽證政策種類,并做一些膚淺的思考。
一、中國免簽種類
根據外交部網站顯示的材料,中國有以下幾種免簽許可:
1、雙邊協議。
根據中國與有關國家簽署或達成的雙邊協定或協議,部分國家符合特定條件人員來華可免辦簽證。該部分政策主要適用于外交和公務護照。
2、直接過境。
外國公民持已訂妥機座的聯程機票,搭乘國際航班從中國直接過境,在過境城市停留不超過24小時,且不出機場的,可免辦簽證。
3、其它五種免簽類型
(1)持中國公安機關頒發的有效居留外國人許可者。
(2)持有效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永久居留證者。
(3)持有效APEC商務旅行卡者。
(4)前往珠三角、海南島。
A、持與中國建交國家的普通護照已在香港、澳門的外國人,經在香港、澳門合法注冊的旅行社組團進入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指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江門、肇慶、惠州市所轄行政區)旅游,且停留不超過6天,可免辦簽證。
B、下列國家持普通護照的公民,經中國國家旅游局批準在海南注冊的國際旅行社組團(5人以上含5人)到海南省旅行,且停留不超過15天,可免辦簽證:美國、馬來西亞、泰國、韓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德國、英國、法國、奧地利、意大利、俄羅斯、瑞士、瑞典、西班牙、荷蘭、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芬蘭、丹麥、挪威、烏克蘭、哈薩克斯坦、日本、新加坡。其中,韓國、德國、俄羅斯三國團組人數為2人以上(含2人),可停留21天。
(5)新加坡、文萊、日本公民。
新加坡、文萊、日本三國持普通護照的公民,前來中國大陸旅游、經商、探親訪友或過境不超過15天者,從中國對外國人開放口岸入境時,可免辦簽證。
4、45個國家的72小時過境免簽
二、72小時過境免簽的范圍及效果對比
1、72小時過境免簽的范圍
(1)持有本人有效國際旅行證件和72小時內已確定日期及座位的前往第三國(地區)聯程機票,自北京首都機場、上海浦東、上海虹橋機場以及廣州白云機場過境前往第三國(地區)或者自過境前往第三國(地區),可免辦簽證過境停留(可出機場)不超過72小時。
(2)實施時間: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上海虹橋國際機場,2013年1月1日起;廣州白云機場,自2013年8月1日起。免簽期間可在相應行政區域內活動
(3)實施范圍
45個國家旅客可以申請72小時免簽過境,分別是:(1)歐洲申根簽證協議國家共24個;(2)歐洲其他國家共7個:俄羅斯、英國、愛爾蘭、塞浦路斯、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烏克蘭。(3)美洲國家共6個:美國、加拿大、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4)大洋洲國家共2個:澳大利亞、新西蘭。(5)亞洲國家共6個:韓國、日本、新加坡、文萊、阿聯酋、卡塔爾。
(4)72小時過境免簽與現有部分免簽政策之對比
對比現有簽證政策,日本、新加坡和文萊國家公民已經有15天的免簽許可,此政策遠比現有72小時過境免簽要求寬松。因此,對于日本、新加坡、文萊居民來講,72小時過境免簽不會有任何新增效果。
因此,實際上,中國實行的72小時過境免簽,盡管有45個國家的居民,但,具有實質新增意義的僅有42個。
(5)72小時過境免簽的核心規則
根據公安部的解釋,72小時過境免簽對旅客的主要要求有兩點:
一是必須訂妥聯程機票。根據規定,符合72小時過境免簽國家的外國人申請72小時過境免簽時,必須持有已確定日期及座位的聯程機票,即在其入境前必須已買好出境時的機票。
二是必須是前往第三國。根據規定,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是針對在北京或上海過境前往第三國或地區的規定國家外國人。比如,從美國紐約過境北京返回美國洛杉磯,不能適用此項政策。
除了以上規則以外,72小時過境政策對旅客在中國的停留區域也有限制,包括:在北京、上海機場辦理72小時過境免簽手續的外國人不得離開北京或上海行政區域。在廣州機場辦理72小時過境免簽手續的外國人可以離開廣州市,但不得超出廣東省行政區域。
當然,限制越多,符合條件的旅客自然就越來越少,只是這種只針對少數人的政策,意義何在呢?存疑。
2、廣州24小時直接過境免簽的效果顯著
經公安部批準,自2013年6月28日起,廣州白云國際機場試行24小時直接過境旅客免辦邊檢手續政策,即從廣州白云國際機場24小時內過境我國且不離開機場口岸限定區域的旅客可以免辦邊檢手續。
6月28日,南航洛杉磯—廣州CZ328作為享受24小時過境免檢政策的第一個航班,該航班上共有146名中轉國際航班的旅客率先體驗到該政策帶來的便利。截至7月2日中午12點,已有超過5500位南航國際轉國際旅客享受這一新政,旅客均表示轉機手續更快捷、方便了。
僅僅南航在5天之內,就為5500名旅客提供了國際過境的中轉服務,已經遠超上海和北京的上半年72小時過境免簽旅客量。政策的孰優孰劣,已是顯而易見。
3、為什么“24小時過境免簽”和“72小時過境免簽”差異大呢?
根據對航空公司既往運行數據分析,24小時以內中轉旅客的比例在80%以上,而中轉時間在48小時以上不足2%,二者相差接近40倍。市場需求的差異,表現在運營效果上,南航可以做到在廣州國際日均中轉超過1000人次,而上海、北京72小時過境免簽也僅有30人次。巨大數據的差異,當然與政策無關,完全是市場需求所定。符合市場需求的政策,當然是好政策。反之,若不符合市場需求,政策再精細,最終也只會成為紙上政策。
三、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低效果”的思考
1、從制定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初衷來講,我們相信政策制定者是希望對市場有促進作用的。但是,目前,實施效果不顯著。所以,我們需要更好的了解政策,而對政策規定的熟悉,評估其效果,采取合適的應對措施。
“72小時過境免簽”的低效果,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做航空市場營銷需要對市場做更多的分析。對于72小時過境免簽這種“小市場”,投入大規模的人力與物力,是否物有所值?當然值得思考。
2、從新聞媒體以及行業對72小時過境免簽的熱望,從另一個側面表明了市場期待更為開放的簽證政策。同時,市場也深信這種開放的簽證政策,是有利于航空市場發展的。而這已經有很多成功的案例。諸如美國持續放開對中國人訪美的簽證,中國到美的游客從2004年的20萬人次增長到2012年的147萬人次。持續的高增長,為中美雙方航空承運人帶來了巨大的市場利益,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表示,下一步美國大使館的工作重心將放在為中國公民提供“多年多次”簽證上。同樣地,中國近鄰在吸引中國游客上,也在局部地區放開了簽證政策,諸如韓國的濟州免簽以及日本沖繩的免簽等等。
因此,中國“72小時過境免簽”的低效果,我們相信并不會阻礙市場對更為開放政策的期待。我們只是期待這種開放的政策走得更快一些,同時,我們也相信這種期待是符合新一屆政府“改革是最大的紅利”的判斷。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歐洲通用航空管理模式現狀與思考
- 下一篇:中國亟須改變通用航空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