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智地選擇航空合作伙伴
Aviado Partners航空管理咨詢公司的沙基爾.亞當這樣評論:合作關系幫助航空公司拓展航線網絡,提高競爭力,但是合作并非都是有利可圖的——甚至在它們帶來更多容量的時候。
“航空公司間的合作關系將持續存在,以確保該行業的穩定性”
——沙基爾.亞當 Aviado Partners執行合伙人
就在一年前,第一個多邊航空公司聯盟——星空聯盟,慶祝了它成立15周年,也正式確立了它作為全球最大航空聯盟的地位。在過去16年間,有大量創立其他新聯盟的嘗試,但現在只有三家存活下來,天合聯盟和寰宇一家依次為第二和第三位。
盡管星空聯盟是多邊航空公司聯盟的先行者,它卻是在一些航空公司早已發展的雙邊合作的概念上拓展開的,其中最著名的合作當屬荷蘭皇家航空和美西北航空間的。
近年來,聯盟發展迅速,使得一些航空公司感覺被排除在外,而另一些則高調宣稱將保持獨立。聯營(JVs)成為深度合作的下一階段,使航空公司能夠與反托拉斯團體就定價和航班時刻進行協調,并對那些“不在俱樂部中”的公司進一步施加壓力。它起始于雙邊的反托拉斯聯營,進一步發展成為多邊聯營�?缭铰撁说碾p邊到多邊合作和聯營是個自然的過程。
然而,故事還有更多。聯盟只占到全球可用座公里數(ASKs)的60%,而聯營只占到這其中的很小一部分,其他約40%的可用座公里數是在全球聯盟之外的,約70%的可用座公里數在聯營之外。顯而易見,聯盟和聯營更集中于成熟的市場,比如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然而,世界上最具盈利能力的航空公司包括聯盟成員,低成本航空公司和獨立的全面服務航空公司。聯盟成員身份能帶來巨大的利益,但成員本身不能保證成功。而獨立于聯盟之外也不是注定失敗的。
所有合作關系的核心是聯運協議和特殊按比例分攤協議(SPA),這些使得航空公司得以拓展航線網絡,提高競爭力。它們為航空公司參加盈利性收入提供了事實上的保證。但這個行業看起來被帶偏了。一項全球數據分析顯示,航空公司和他們的合作伙伴間有成千上萬重合的競爭性路線,提供了直達、經停一次和多次經停的選擇。
傳統航空公司思維認為有更多的出行之選是最佳選擇。然而,競爭性路線的容量帶來航空公司內部、合作伙伴間和競爭性選擇間巨大的同類相食的潛在威脅。重合的競爭性路線在市場上創造了產品數量的指數級增長,這是偏離于經濟邏輯的,而且在世界范圍內對于投資收益帶來了沉重的下行壓力。
航空公司開辟航線提供更快的路線和連接,從而獲取市場份額。這其中總是會有成功者和失敗者。如果執行良好,航空公司能有選擇性地參與游戲以保證它比其他的擁有更多成功,而不至于陷入收益稀釋陷阱。
不幸的是,鮮有航空公司,如果確有的話,能自信地衡量它們的協議是否會產生積極的收入增長。許多航空公司對于聯運旅客數量的增長和收入增長之間存在誤解。由于泛化的、通常是不受控制的代號共享和比例分攤,帶來的競爭性路線的倍增,引發了顯著的同類相食現象。大多數航空公司不能辨別或衡量出此類問題,因此問題一直未被關注。
新加入合作的航空公司往往關注于聯盟,而并非所有的都充分利用了它們自己航線網絡的潛力,它們也未能意識到在雙邊和多邊合作關系中帶給它們的利益。不論這個合作是一個簡單的聯運協議,按比例分攤協議,代號共享,一個聯盟的會員身份還是一項聯營。
成功的航空公司獲得基本權益,確保它們只參與到最有利的合作關系中。
航空公司需要不斷采取創造性手段來拓展它們的航線網絡,而不是投入大量金錢去發展非可持續性的運營項目。航空公司間的合作在保持行業穩定性方面無疑仍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對于航空公司來說,更迫切的需要是建立一種規則,對于參與何種合作,以及如何衡量和執行這種合作有證據支持的準確性。航空公司將要,也應該要,繼續通過聯盟和聯營開展雙邊和多邊的合作。
注:原文載于《航空商業》Airline Business 2013.9 第41頁,作者:沙基爾.亞當(Aviado Partners咨詢公司執行合伙人,這家全球咨詢公司致力于航空公司商業課題,業務包括幫助航空公司將比例分攤、代號共享、聯盟和聯營合作潛力最大化。)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誰為新興航空市場“代言”
- 下一篇:機場建設是構建通航運營環境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