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機場王友兵:花甲之年戰(zhàn)一線 老驥伏櫪心不已
2021-09-03 作者:李佳穎 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 點擊量: 打印本頁 關閉
王友兵1962年出生,1993年入職三亞鳳凰國際機場(以下簡稱“三亞機場”),現(xiàn)任三亞機場動力信息部水電管理室變電主管,主要負責高低壓供配電及機坪高桿燈運維。他不僅是一名有著36年黨齡的老黨員,還是動力信息部大多數(shù)業(yè)務骨干的師傅,大家都親切稱呼他為“老王叔”,但凡在業(yè)務上有任何疑問,大家首先都會向他請教。王友兵同志工作近三十年來,一直奮斗在一線供電崗位,堅守初心、忠誠奉獻、兢兢業(yè)業(yè),用老一輩人的信仰和風骨保障三亞機場的供電安全。
抗擊疫情,勇?lián)蠕h
雖年過半百,王友兵仍堅持奮斗在前線,面對疫情,他毫不畏懼,雖不是直面旅客的崗位,但他都以自己的方式貢獻力量。無論是2020年初緊急協(xié)助安裝候機樓測溫設備,還是近期引接方艙核酸快檢實驗室電源,現(xiàn)場都有他忙碌的身影。2021年8月6月,他接到三亞航空城防疫檢測點方艙需要引接供電電源的通知,迅速組織供電崗位人員開展工作,由于現(xiàn)場電源點距離方艙設備較遠,為盡快完成供電保障任務,他在烈日炎炎下連續(xù)加班加點,帶領團隊將沉重的電纜拖至臨時電源引接點,及時為方艙核酸快檢實驗室安裝了供電電源,保障了三亞機場防疫工作的順利開展。
基礎建設,責無旁貸
王友兵作為第一批投身建設三亞機場的工程師,他見證了三亞機場供配電設施系統(tǒng)的從無到有,參與了無數(shù)個基礎項目的建設、改造。2016年9月中下旬,機場供電工程中最重要的海機線工程開始施工,當時機場多個項目同時開工,他沒有絲毫懈怠,為了確保安全,他時刻觀察天氣情況做好施工安排,給施工單位提供技術支援,嚴格監(jiān)管施工材料,最終順利完成了海機線新建、6號宿舍樓低壓電纜改造、候機樓電纜溝疏通等多個工程,為機場的安全運營做出了貢獻。
應急搶修,老當益壯
哪里有搶修,哪里就有“老王叔”。水電管理室大大小小的搶修,只要有“老王叔”在場,團隊就有安全感和踏實感。2017年2月三亞機場原有的三機線電纜中間接頭遭到擊穿損壞,他連續(xù)九天排查搶修故障電纜;2017年9月,制冷變電站供電異常,他憑借多年經(jīng)驗,連續(xù)14小時排查解決故障。每一次搶修,都是為了盡快恢復三亞機場的安全運營,時刻守護著三亞機場的供電安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王友兵是三亞機場供電崗位業(yè)務能力最強的技術骨干之一,是當前很多業(yè)務骨干的“師傅”。在工作中,除了練就自身過硬的技術本領,還培養(yǎng)了一批又一批的技術精湛的業(yè)務骨干。他所帶領的供電維修班組嚴格落實工作職責,一心維護三亞機場平穩(wěn)運行。在工作之余,他主動教學供電員工業(yè)務技能知識,樂于協(xié)助員工解決各種供電難題,每年親自帶領團隊徒步十幾公里查看供電線路,帶出了一支技術過硬、敢于擔當、不怕吃苦的年輕團隊。
從王友兵同志身上,展現(xiàn)出的不僅僅是共產(chǎn)黨員的責任與擔當,更是老一輩鳳凰人的精神傳承。“老驥伏櫪,壯心不已”,年近花甲的王友兵同志依然奮斗在一線,用他的信仰和風骨詮釋了一個時代的芳華,激勵著新一輩的鳳凰人接續(xù)奮斗!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zhuǎn)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其他均轉(zhuǎn)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zhuǎn)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黑龍江機場集團暑運運送旅客342萬人次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