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翔宇:讓更多飛機附件印上中國制造
一個小小的螺絲釘,精度要到0.01毫米,精準是對他們工作的要求;辦公室里推算公式、設計圖紙,車間里制造設備,在山東翔宇航空技術服務有限責任公司,隨處可以看見他們的身影。他們就是山東翔宇航空技術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工程部,一個充滿力量的團隊。
五顏六色的辦公室
來到山東翔宇工程部,給筆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簡潔明了。“我之前在國外工作了很多年,后來又在廈門一家外企工作。”工程部經理胡惠琴說。她把很多外企的管理模式帶到了工程部,在每個人的桌子上都有一面旗子,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工作狀態,而在北墻的看板上,也用不同顏色的磁釘在白板上標注了每個人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這樣每個人在做什么,遇到哪些難題我都一目了然,不需要向我匯報,我會主動去找他們,了解情況幫助他們完成工作。”胡惠琴說。
工程部到底是做什么的?面對筆者提出的問題,胡惠琴告訴筆者,PMA是整個山東翔宇公司工程部最核心的業務。“簡單講就是飛機部件的設計制造。”胡惠琴說。飛機的部件都有使用壽命周期,到達周期或損壞就要更換,直接從國外廠商購買價格很高,而工程部要做的就是飛機附件的“深度制造”。“我們通過分析附件的工作原理,通過多次的實驗制造出相同的部件,最后通過民航總局的審批后拿到批準證書就可以生產使用了。”胡惠琴說。接水盤、飛機熱交換器法蘭、飛機貨艙燈燈殼、救生衣袋、烤箱支架、洗手液盒等一大批航空零部件已經在工程部的齊心合力下通過了民航總局的審批,獲得了PMA證書。
胡惠琴告訴筆者,工程部的另外一部分主要工作就是工裝設計制造。“我們這個工裝可不是大家平時上班穿的‘工裝’,而是制造、維修使用的輔助工具。”胡惠琴說。他們會根據各個維修手冊的使用原理,來制造一批輔助工具
“這里是我們的機械加工中心,我們很多的附件制造加工都是在這里完成的;這臺是用于測量飛機駕駛艙安全帶質量的1.5G加速度設備,這臺是我們的數控車、這幾排柜子上擺放的都是我們團隊齊心協力研發的飛機部件,這些全部獲得民航總局頒發的證書……”胡惠琴帶著筆者一邊參觀一邊詳細的講解每一項附件的“來歷”,從她的言語中不難聽出,她對待這些冰冷的設備與配件,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般,充滿了喜愛與驕傲。
他們是一只專注研發的團隊
“這是我們自己設計研發的飛機上雷達收發機上的接水盤。”胡惠琴說。不要小看這個外觀看起來不起眼的附件,它的研發耗費了工程部8個多月的時間,最終拿到PMA證書歷時近一年,為公司節省費用70萬元。
“您把它拿到燈光下看,拼接處是不是很均勻,這里非常薄,就像一層紙片一樣,這就是當時我們遇到的技術難點,多虧了Holly一直帶著我們,大家通過不斷的努力最終獲得了成功。”孫振帥說。因為胡惠琴多年在國外工作的原因,大家習慣叫她的英文名Holly。
想復制一個接水盤不難,但要想制作一個完全符合標準的卻不易,“我們從制造商的官網找到了圖紙,但制作接水盤的材料國內并沒有。”胡惠琴說。沒有辦法,他們只能再次從制造商的官網上找,他們需要在100多項標準里找到與接水盤相關的信息,經過長時間的查詢他們從中找到材料的供應商資料,然而接水盤的制作工藝卻又讓胡惠琴犯了愁。“當時我們團隊實驗了很多次,可每次的結果都一樣,我們制作出來的接水盤的深處太薄且不均勻,連接處黏合效果也不好,晾了很久也不干,達不到局方的標準。”胡惠琴說。她跟她的團隊并沒有放棄,他們在無數本制作工藝的材料中反復查找,最后終于發現原來接水盤的制作工藝不止一道,“除了吸塑工藝外,涼制的溫度與濕度也要很精準。”胡惠琴說。最終,他們克服了重重困難,經過8個月的研發,1年的全過程,終于獲得了局方的批準,拿到了PMA證書。
“剛剛您看到的那臺用于測試安全帶的1.5G加速度設備,也是我們自主研發的。”胡惠琴說。如果直接從國外購買一套這樣的設備,至少需要50萬元,而他們自己制造的這臺設備,全部成本才幾百元。“其實這里面的原理并不復雜,我們大家初中物理都學過的知識打點計時器就是這臺設備最基本的原理,但是想要得到精準的數據卻不容易。”胡惠琴說。她帶領著團隊通過倒推的方式,經過無數次的公式推演,最終得到了滿意的結果。“我們工程部的姚光生,整個設備推算的公式密密麻麻的有幾百頁,幾乎全是他完成的。”說起身邊這群年輕人,胡惠琴很是驕傲。
團隊的力量
“Holly是我們公司從國外挖來的頂尖人才,跟著她工作我們不止學到了很多技術,也學到了很多先進的管理理念。”孫振帥說。
2015年9月,胡惠琴放棄了國外企業的高薪,帶著夢想與信念來到山東翔宇,她帶領著最初的3名員工組建了工程部,2年多的時間,工程部已經從最初的4人發展到如今的21人,胡惠琴坦言既有壓力又有動力。“剛開始組建團隊時感覺像是從大學回到了小學”胡惠琴說。團隊組建初期,大家的經驗都不足,胡惠琴本身是飛機發動機專業出身,“但大家很能吃苦,每天都在認真努力的工作與學習,一次實驗不成功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直到成功為止。”胡惠琴說。在他們團隊里,沒有放棄這個詞。“團隊里的每個人都發揮著自己的能量,大家各司其職,不管是加班多久,大家從來沒有過怨言。”胡惠琴說。
“身為這個團隊的一員我很榮幸,跟著Holly工作學習,真的讓我這幾年來進步很大。”姚光生說。技術上他們學習到了很多,態度上他們更是看到了Holly那女強人般的忘我工作狀態,而在管理上他們真切地體會到了Holly的管理理念的好處。“我們從不擔心接到的項目完成不了,我們一旦遇到什么難點都會在看板上用不同的顏色標識,不用我們匯報,Holly每天來到辦公室會找到我們,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姚光生說。這樣的工作模式,給他們減少了很大的壓力。
“平時業余時間我們也會一起出去放松心情。”胡惠琴說。她經常會組織大家聚餐或是參加拓展活動,“一個人在完成拓展項目時遇到困難,身邊立馬會有十幾名同伴去幫助,這種團隊協作精神很感染我。”胡惠琴說。團隊的力量給了她很大的信心。她說,未來,他們還要承接更多更大的項目。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巴航工業:E190-E2為全球最高效單通道噴氣飛機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