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機場:2019年客流量破142萬 一類口岸臨時開放
圖:恩施許家坪機場 攝影:黃曉夢
2019年,是恩施機場發展邁上新高度、改革釋放新動力、社會影響實現新突破、口岸建設增添新手筆的一年,對于恩施機場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而言,都具有承前啟后的重大意義。在湖北機場集團的堅強領導和恩施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恩施機場繼2018年旅客吞吐突破100萬人次后,2019年繼續保持37%以上的增速,全年共完成旅客吞吐量1426920人次(其中國內1400750人次、出入境26170人次),再創歷史新高。與此同時,國際航站樓建成投運,一類航空口岸臨時開放,恩施機場成為湖北省內第三家開通國際航班的民用機場,半年時間內精準定位、各方發力,超額完成出入境2.5萬人次目標,已經具備納入國家口岸開放2020年度審理計劃資格,也滿足了2020年向國務院提出口岸開放申請條件。
圖:東方航空“恩施號”從恩施機場起飛 攝影:黃曉夢
一座機場 立足地方 助力恩施州構建開放型經濟新格局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鄂、湘、渝三省(市)交匯處,于1983年8月19日建州,是中國最年輕的少數民族自治州,1998年被列為國家對外開放城市。恩施地處武陵山區,不臨海,不沿邊,對外開放靠藍天。恩施機場的長期實踐表明,作為地方的窗口單位和城市名片,對提升恩施州品牌形象和通達條件,促進恩施州擴大對外開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一、有利于構筑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恩施機場前身是中國民用航空恩施站,成立于1958年。得益于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湖北機場集團的堅強領導,經過60年砥礪奮進,恩施民航實現了跨越式快速發展,在恩施州“鐵公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恩施境內高速、鐵路沿線地質構造復雜,地形地貌多樣,地下暗河多變,線路橋隧比重大,動車設計時速不超過200公里,2020年之前小客車高速限速80km/h。相比而言,民航的快速直達性在山區優勢突出。基于此,恩施州政府成立了民航辦,確立了“航空先行、陸路支撐、水運補充、管道輔助”的綜合交通發展方針;在地方財政并不寬裕的情況下,2019年安排航空專項補貼資金超過2億元,支持恩施機場開辟航班、加密航線;全額承擔恩施機場國際樓改建5445萬元項目資金,支持航空口岸建設。恩施航空口岸順利開放,搭建起恩施對外開放更加快捷的空中通道,大大縮短恩施山城與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時空距離,為地區經濟發展插上騰飛“翅膀”。
圖:恩施-澳門航班首航標志恩施航空口岸臨時開放 攝影:黃曉夢
第二、有利于提升旅游品牌形象。恩施地處神秘的北緯300,擁有古老的巴文化、中世紀的土司文化、近現代的革命文化、抗戰文化、燦爛神奇的土苗文化和獨特的原始生態旅游資源。近年來,恩施機場認真貫徹恩施州旅游委“航空帶著旅游飛、旅游帶頭航空玩”的理念,深入推進航旅融合,促成東航“恩施號”彩繪飛機起航,配合地方政府在全國大中城市開展航空旅游營銷,協助旅游委攝制恩施州全新旅游形象宣傳片并首次亮相央視和美國紐約時代廣場,圓滿完成全民抖音大賽、恩施踏青之旅、臺灣媒體達人攝影之旅活動嘉賓進出港保障,不斷拓寬恩施旅游市場,促進恩施生態文化旅游更好地融入國內、國際交流合作體系,吸引更多游客了解恩施,走進恩施,感受“仙居恩施”的獨特魅力,恩施旅游知名度大幅提升。2018年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55億元、增長23.9%,旅游發展環境指數和游客滿意度均居全省第一。2019年1-11月,完成綜合旅游收入514.96萬元,同比增長18.3%。恩施火遍了抖音、微博,成為“網紅”,在“百度”熱搜中位列排行榜第八名。
第三、有利于改善投資營商環境。機場對于提升當地窗口形象,改善招商引資環境具有十分重要意義。在追求速度和效率的今天,時間成本是廣大投資者考慮的首要因素。正因如此,恩施機場已經成為恩施州招商引資的一張重要名片。近年來,恩施州先后舉辦扶貧攻堅暨萬企萬億技改項目銀企對接會,現場簽約項目23個,簽約金額35億元;第五屆硒博會促成全國首個涉硒院士專家工作站落地恩施;第六屆硒博會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3家,18個涉硒科技項目獲批;2018年招商引資實際到資389.47億元,外貿自營出口4260.6萬美元,直接利用外資5436萬美元;2019年引進省外資金約180億元,新投產億元以上產業項目60個,中國馬鈴薯大會直接利用外資5800萬美元。這些數據,就是恩施機場充分發揮民航優勢,為擴大地區對外開放、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體現。
第四、有利于擴大地區對外開放。占據天時地利人和,在社會各屆的關心支持下,恩施航空口岸建設又一次體現出“恩施速度”。2016年底納入《國家口岸發展“十三五”規劃》,2019年5月臨時開放。恩施州僅用兩年半的時間,就實現了將國門開到山城的夙愿。對于土生土長的恩施人,從恩施機場過海關,就意味著出了國門,在家門口就能出國,再也不用舟車勞頓去外地輾轉。2019年10月20日,來自恩施州及襄陽、重慶、萬州等周邊城市的179名旅客,搭乘瀾湄航空恩施-柬埔寨(暹粒)航班,從恩施機場準點起飛,成為直接從恩施口岸走出國門的第一批旅客。緊隨其后,11月20日恩施-越南(峴港)、12月17日恩施-泰國(芭提雅)陸續開通。隨著航班量和出入境旅客的增加,恩施機場必將為促進恩施與東南亞及世界各國的國際合作、經貿發展、人員往來、對外交流,為擴大地區對外開放、推進恩施構建開放型經濟新格局,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圖:恩施機場國際樓旅客排隊等候邊防檢查 攝影:黃曉夢
一條跑道 連通世界 激發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新活力
民用航空是重要的戰略產業,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航空運輸不僅僅是一種交通方式,更是區域經濟融入全球經濟的快速通道。恩施機場成功開通首條國際航線,意味著通過恩施機場這條三公里的跑道,恩施連通世界的快速通道正式打開。從此,恩施與世界緊密聯系的橋梁正式搭建。
從定位角度看,機場以經濟和民生為基礎。作為少數民族地區支線機場,助推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是恩施機場不懈的堅持和追求。
第一、立足自身建設發展,提升輻射帶動力。恩施機場1993年遷建許家坪,2003年、2010年先后兩期改擴建,2019年國際樓(5318平米)改建投運。目前機場等級4C,可滿足波音737-800及以下機型全載起降,設計年旅客吞吐量150萬人次。近年來,恩施機場認真貫徹落實民航局“一二三三四”總體工作思路,在恩施州委州政府的關心支持和湖北機場集團的堅強領導下,全面加強自身綜合能力建設,不斷夯實安全基礎,提升服務品質,提高運行效率,規范內部管理,機場綜合保障能力全面提升。2018年地服部1人獲湖北轄區支線唯一危險品教員資質,空管站3人取得空管ICAO4證書,安檢、消防在湖北民航轄區大比武中斬獲佳績;2019年機場通達性進一步增強,以恩施為中心的“米”字形國內航線網絡已經形成,全年開通航線19條(國內15條,國際3條、地區1條)、國內及國際(地區)通航城市25個。從“要致富先修路”到“要想強看民航”,在民航快速發展的帶動下,2018年恩施州地區生產總值增速8.5%,高于全國1.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長10.9%,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增長23.3%;爭取中央、省預算內投資19.9億元,超過歷史同期最高水平。
第二、立足地區特色產業,延長產業價值鏈。恩施州是湖北省最大的煙葉、茶葉、高山蔬菜基地和全國重要的商品藥材基地,目前基本形成了以煙、茶、畜、果、藥、菜等為主的六大特色支柱產業。由于山區交通不便,運輸成本高,“藏在深山無人知”,知名度并不高,資源價值有效利用不充分。過去,不少人簡單認為,發展民航業無非就是多運幾個人、多拉幾噸貨的事,忽視了航線網絡巨大的帶動輻射作用。如今,民航已上升為國家戰略產業,地方政府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加航班、開航線,其實背后連接著巨大的產業鏈。“十二五”期間,恩施機場航點增至7個,航線增至6條,旅客吞吐增幅134.7%。2016-2019年,恩施機場增開航線10條、增加航點16個,旅客吞吐增幅高達164.3%,年均增幅41.08%。航空通達條件的日益完善,極大地促進了當地對外貿易發展。以2011-2015年為例,恩施州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增幅達131.9%,出口額增加132.7%。其中茶葉、蔬菜、臘肉、富硒食品等特色產品,通過航空方式被源源不斷運輸到武漢,再由天河機場出口歐美、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地,同時銷往中國臺灣、香港。未來,隨著更多優質國際航線的開通,恩施機場促進恩施州優化經濟結構、帶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橋頭堡”作用將進一步凸顯。
第三、立足以人為本理念,激發經濟新活力。據國內研究分析,我國機場每百萬旅客吞吐量,可以產出經濟效益總和18.1億元,相關就業崗位5300多個。以恩施機場2019年旅客吞吐量(142.7萬人次)測算,機場業對恩施州經濟貢獻之和超過25億元;另外,還將創造總就業崗位7500多個。事實證明,恩施機場對地方旅游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特別明顯。一方面,依托航空直達優勢可以快速輸送游客,解決外地游客“快進”的問題。2019年恩施機場進出港旅客中,游客占比已經超過60%。另一方面,通過民航“窗口效應”吸引更多國內外游客走進恩施,推動恩施旅游經濟加快發展,壯大區域經濟實力,從而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據統計,2018年恩施州旅游業對第三產業貢獻率超過50%,帶動40萬群眾吃上“旅游飯”,“旅游+扶貧”入選聯合國減貧案例,成為脫貧攻堅的“恩施品牌”。在旅游業的帶動下,2018年恩施全州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96元,同比增長8.8%。近年來,恩施人民走出大山、飛向世界的愿望越來越強烈。需求既是動力也是鞭策。“如何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出行需要?”----這是時代賦予恩施機場的使命和要求。
新時代,新起點,新征程。作為支線機場,恩施機場在發展過程中還會面臨這樣那樣的困難和挑戰。機遇與挑戰并存。在未來的日子里,恩施機場必將為助力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向往目標的實現,為激發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貴陽機場:年客流量破2190萬 位居全國民用機場第20位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