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航機長:這是我飛行生涯最長的一分鐘
“這是我飛行生涯最長的一分鐘”。10月4日,廈航MF8395青島-長沙航班剛剛離地起飛,出現空速不一致警告和抖桿警告,持續了1分6秒。機組冷靜分析、快速決斷,順利完成返航,成功化解了險情。機長程帥回想當時的情景說:“唯一的念頭就是要穩住,一定要保證人機安全!”
當日的青島,天氣良好。上午11時10分,程帥、袁剛機組駕駛編號B-5658的737-800型號飛機起飛離地。前輪剛剛抬起,空速不一致警告突然出現,右側空速迅速減小至100節以下,隨后觸發抖桿。
眾所周知,飛機初始爬升階段是飛行關健階段,剛收輪就出現特情,若處置不當或處理不及時,后果不堪設想。機組立刻執行交叉檢查,結合天氣情況和飛行經驗,一致準確判斷右側儀表顯示故障,左側和備用空速顯示正常。隨后機長接過操縱,宣布PANPAN,申請返場。飛機狀態穩定后,機長申請繼續爬升到安全高度,同時完成非正常檢查單。在確認落地重量符合標準,并落實完正常程序和檢查單后,飛機返場青島安全落地。
落地檢查中,發現飛機右側空速管吸入昆蟲,由于空速管加溫被燒焦導致堵塞,成為引發飛機左右空速不一致的“元兇”。
起飛爬升階段突然出現抖桿,不僅對機組的操縱精度產生影響,更對機組心理造成極大壓力。抖桿警告一共持續了1分6秒,看起來短短的1分鐘,對機組的反應速度和心理素質都是極大考驗。“我當時其實很緊張,雖然在之前的模擬機訓練中,我們處理過很多次類似的險情,但真正碰到的感覺還是完全不一樣的。這是我飛行生涯最長的一分鐘,危急關頭,作為機長,我當時唯一的念頭就是要穩住,一定要保證人機安全!”
這次特情出現的時間點比較棘手。故障出現在抬前輪后初始爬升階段,給機組的反應時間比較少,需要在短時間內作出正確的決斷。機長程帥說,處理這起特情,也體現了良好飛行習慣和機組資源管理的重要性。如果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擾,錯過正確的處理時機,導致正常程序沒有落實到位;在完成空速不可靠檢查單后,機組接通了自動駕駛,釋放出更多的精力管理飛機,同時合理利用了駕駛艙、ATC、簽派等資源,為航班安全提供了多方面的保障。
可以說,特情處置的關鍵步驟有的是本能反應,但背后是廈航嚴格落實民航局“三基”建設的結果。在平時的安全教育宣貫中,廈航一再強調“安全第一”、“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始終把旅客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理念,這也堅定機組正確處置、確保飛行安全的信心。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男子冒充機長與空姐戀愛 詐騙百萬被刑拘
- 下一篇:返回列表